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注:在2021年10月,笔者在一个关于年轻科研人员成长成才的座谈会上做了“七种武器”的发言。2022年11月,笔者在另一个关于年轻教师职业成长的座谈会上再次做了类似发言。这是第二次的发言实录。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配图摄于四川江油。

大家好!我参加这个会议,非常有收获。听了各位的发言,自己很受启发。看着在座的年轻科研人员,感觉自己像回到了十多年前。屈指算来,距离自己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已经有十五年了。感觉现在年轻科研人员的各种压力与内卷程度,要显著超过十多年前。因此,这种不同年龄研究人员坐在一起交流心得的机会,非常难得,也非常重要。

年轻的时候,我爱看武侠小说,金庸与古龙都爱。我特别喜欢古龙的一本小说,名叫《七种武器》。这本小说其实是七个中篇故事的集合,各个故事既有独立性,也相互关联。七个故事的名字就是七种武器的名字,分别为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拳头、离别钩与霸王枪。如果大家没看过这本小说,我在此强烈推荐。

照猫画图,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给今天参加交流的年轻科研人员提出七条建议,也算助力诸位成长的“七种武器”吧。必须指出的是,以下仅仅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看法,未必正确或者普遍适用,仅供大家参考。

长生剑:结合所在单位的特点、自己的资源禀赋及兴趣爱好,找准自己的研究定位。

如果研究是一道光谱的话,那么一端是学术研究,另一端是政策研究。经济金融学科比较特殊,可以把研究领域视为一个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是学术研究、政策研究与市场研究。每一位年轻研究人员,都应该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与兴趣爱好,为自己在上述的光谱或者三角形里寻找一个点,作为自己的研究定位。当然,选择未必是“角点解”,完全可以是“中间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研究定位还可以在这个三角形内进行调整。

此外,研究定位也应该和所在单位特点结合起来。例如,高校的老师可能更加偏重理论研究,社科院等智库机构的研究人员可能更加偏重对策研究,金融机构的研究人员可能更加偏重市场研究。然而,理论、对策与市场研究存在很多共通之处,可以打通或者结合起来。

不过,无论是政策研究还是市场研究,其基础都是学术研究。因此,在毕业后开启研究生涯的初始阶段,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把研究重心放在学术研究上。这是因为,学术研究的底蕴最终决定了一个人从事政策研究或市场研究的竞争力,而学术研究的基础必须要在青年时代打好。

在我看来,一个学者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建立自己独特的学术标识,要和其他学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种学术标识与自己的研究定位关系密切。一个学者什么时候可以算比较成功了呢?就是如果大家谈到一个问题,马上就能想到他是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而且有真知灼见。研究的标识性、专业度与影响力,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学者是否成功的三大维度。

此外,我们还要经常做一个思想试验,也即如果哪一天我离开了目前所在的单位,我到其他地方去还有没有竞争力,例如去高校、去智库、去其他机构,还能否胜任新的工作。这个思想试验会使我们变得不那么固步自封,而且也会敦促我们不断锻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孔雀翎:从中长期来看,不妨选择两个研究领域,交互进行研究。

当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时,所长张宇燕老师就鼓励研究人员选择两个领域开展研究,一个是具体学科(例如国际金融),一个是重点研究的国家(例如美国)。这是他对从事国际研究的年轻人的期望。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宏观领域,再加上一个感兴趣的微观领域。为什么呢?现在纯粹的宏观研究发顶刊比较困难。由于缺乏微观数据库的支撑,宏观方面实证研究的稳健性常为人诟病。因此,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可以同时满足兴趣与发表两个目标。

此外,当研究一个领域比较疲惫的时候,切换到另一个研究领域,也可以算一种休息。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博士生导师余永定老师曾经告诉我,当国内外经济金融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时,不妨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政策研究中,因为这是难得一见的时间窗口。而当经济金融环境趋于平静之时,就应该投入更多精力到学术研究中。

长期持续跟踪研究一个或两个研究领域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坚持从国内与国际多种渠道获得研究资讯与数据,坚持跟踪阅读本领域顶刊以及领军人物的观点,并随时根据理论更新或现实变化去发掘研究题目。

碧玉刀:一定要不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与外语能力。

人生中很多重要时刻都是通过说一段话来完成临门一脚的,例如找工作、评职称、评奖、申请项目、获得资助,甚至包括相亲等。因此,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张宇燕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把一件事情讲清楚,那肯定是你没有把这件事情想清楚。有好的研究固然重要,但能够用清楚、浅显、富有逻辑的语言把它讲述出来,可以说同等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锻炼自己在规定时间内讲完自己观点的能力。我发现,不少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都缺乏在严格规定时间内发完言并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一能力需要不断锻炼提高。

文如其人。书面写作能力也非常重要。我修改与评审过很多文章,不少文章文字臃肿、词不达意、逻辑不通。养成干净简洁精确的文风,对学术研究而言至关重要。

此外,大家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线上线下平台,多参加国际交流,并利用这样的机会练好英语。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不会写作英文论文或文章,那么就失去了将自己的观点传播至国外的机会。

多情环: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虽然个人独立进行研究非常重要,但现实情况是,成果较多的研究者,通常拥有一个或多个研究团队。在经济学越来越细分的环境下,要把理论、实证、政策涵义都做好,合作研究可能是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的一种方式。参与集体研究除了能够提高研究的数量与质量外,还可以增加研究领域与研究成果的多样性。此外,团队成员之间还可以彼此提供智力与情感支持。

研究团队并不一定局限在本单位,可以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甚至外国学者建立合作网络。

一个团队要能长期合作,我的一个体会是,应该严格按照贡献大小来确定成果署名次序。而不能一直由导师或领导来署第一作者。

拳头:注重构建自己的学术网络。

年轻研究人员从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起,就要非常注重构建自己的学术网络。这个网络的重要节点包括但不限于学会、政府部门、高校、金融机构、智库、媒体等。学术网络其实就是一个圈子,如果没有积极融入这个圈子,研究人员会发现自己寸步难行、投入产出比率很低。而要构建这样的学术网络,就必须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做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富有公益精神,积极提供公共产品。

在各种网络里,年轻人会发现,与行业大佬们交流的难度较大。其实不必太担心,年轻人和年轻人交往就行。过一二十年后,你会不经意发现,当年交往的一批人慢慢都成长为行业中坚了。

说实话,有一个交往广泛且频繁的学术圈子,在申课题、评奖、发论文等诸多方面都会体验到各种便利。一个独行者固然值得尊敬,但独行者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离别钩:学会通过各种方式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采用“套拍”方式来放大自己的成果。

在很多时候,你取得了自己觉得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如果发表之后什么事情都不做的话,除了极少数同专业学者会通过知网去搜索外,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社会影响力。因此,你要学会利用各种渠道去推广自己的研究,包括在研讨会上宣讲、在会议上介绍、接受媒体采访等。各种网站、微信公众号与其他自媒体平台,也是大家推广自己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师兄何帆教授的“套拍”理论。什么叫套拍呢?何帆同志说,我们一般不要做课题,要做就要做自己感兴趣而且资金充足的大课题,而且一旦决定做,就要集中精力好好做。首先,在做一个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完成两至三篇学术论文,争取在好的期刊发表;其次,我们可以把学术论文的核心观点政策化通俗化,变成相应的内参或财经评论,通过内部渠道上报或者在财经媒体发表;再次,我们可以在完成课题后,把课题报告改写为一本学术著作;第四,我们可以在课题内容或者学术论文的内容,通过做讲座的方式传播出去;第五,甚至,我们还可以依托课题内容,设计出一门课程。

换言之,通过聚焦做一个课题,其相关内容,就可以演化为课题报告、学术论文、内部报告、财经评论、学术著作、学术讲座、相关课程等多种成果。我们再用这些成果,去申请下一个重要且资金充足的大课题。如此循环往复,定可生生不息。

霸王枪:学会持续管理自己的身体与情绪。

学术研究是一场马拉松。正如获得诺贝尔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你必须获得足够长一样,要成为一名富有影响力的学者,同样需要你能够长期持续地稳定产出。其实,研究是一种容易让人陷入亚健康状态的工作。一方面,长期久坐于书斋之中,全身都可能出毛病;另一方面,科研工作的确容易让人焦虑、持续感受压力,甚至累积负面情绪。因此,我们要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运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强健身体,还是一种高效的减压方式。大家长期在斗室里待久了,不妨出去走走看看,参加一下调研活动,放松一下身心。

锻炼,是为了滋养身体。阅读,是为了滋养灵魂。因此,一个人,应该在本职工作之外,养成锻炼与阅读这两个爱好。有了这两个爱好,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就会充实,就不容易焦虑。

此外,如果有了负面情绪,一定不能淤积在心里,一定要释放出来。找三两知己喝点小酒、八卦一下,绝对有助于身心健康。

结束语:关于马拉松的隐喻

最后,我想用一个隐喻来结束发言。硅谷来信的作者吴军把人生比作马拉松。在比赛的初期,所有人都在跑,很多人跑在你前面。这个时候你比较着急,但理性的做法是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跑。在比赛的中场,很多人就开始减慢速度甚至放弃了(就好比评上正教授或者获得终身教职之后就放弃做研究了),但你依然应该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到了比赛的后半段,人越来越少。大家彼此凝视的目光已经变得越来越温柔,因为大家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少彼此竞争,越来越多意气相投了。

学术的本质是一场马拉松,跑得快没有跑得远重要。起点高还是低不太重要,起跑速度快还是慢也不太重要。我希望大家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一开始就百米冲刺,而是按照自己舒服的节奏、可持续的跑满全程。而决定了我们能否跑满全程的关键,其实是你是将学术研究仅仅作为一项安心立命的工作呢,还是作为你终身为之欣喜的爱好。

希望各位能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不再焦虑,不要过分内卷,锚定目标,稳步前行,过得充实而愉快。谢谢。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303篇文章 22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