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我的搜狐博客(www.zhangming1977.blog.sohu.com)点击量达到了500万次。尽管我创建这个博客是在200688日,距今已近有九年有余,但对于一个发文基本上是严肃财经评论的博客而言,点击量还算不错。事实上,我有两个自己手动更新的博客,除搜狐博客外,我的新浪博客(blog.sina.com.cn/zhangming1977)点击量超过210万次。除自己手动更新的博客外,我还有一些经过自己允许,网站自动更新的博客。目前可以查到的包括草根网(点击量超过210万次)、财新网(点击量接近90万次)。加总起来,我的上述博客的点击量超过了千万次。

    从我电脑里的记录来看,我第一次尝试写作财经评论是在2002年。当时硕士即将毕业,我成天在万科周刊上的经济人俱乐部潜水。看文章看得技痒难耐,于是写了两篇评论。一篇点评三农问题,一篇点评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真正开始系统写财经评论,是2004年上博士之后。迄今为止,系统写作财经评论已经10年有余,数量超过600篇,每年的平均产量在50篇左右。对于财经评论的质量,自己难以评论。好在路透社的毕晓雯同学是一个长期的观察者,我们认识时间太长时间了。有一次据“太后”(这是大伙在微信上对她的尊称)坦言,张明年轻时的财经评论,质量可真不咋的。尽管她打算先抑后扬,但我假定“扬”有水分,“抑”是实话。呵呵。

    那么问题在于,作为一个在智库工作的经济研究人员,我为什么会花费不少时间来撰写财经评论呢?

    答案之一,在于扩大自己研究的影响力。入行十余年来,我其实也撰写了不少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然而,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的受众是特定人群,读者人数可谓寥寥。比如,根据中国知网的查询结果,目前我学术作品的总引用率约为2800次,总下载频次约为10万次。按被引频次排序,我被引用率最高的三篇论文的引用量分别为169147112次。这一数据与前述博客点击率相比,无疑差了两个量级。我这些年来不少财经评论,实质上是我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普及版。例如,去年以来我大概发表了6-7篇关于资产证券化的财经评论,实际上是我与两位合作者接近10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大众普及版。在这方面,我非常赞赏一个国外经济学网站,VOXEU,这个网站专门发表学术论文的普及版介绍。

    答案之二,在于深化自己对若干经济金融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我们所的所长张宇燕老师有一句话,如果你不能把一个问题用浅显的话写出来,这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对此,我非常认同。因此,通过针对一些问题长期系统地进行观察,并且通过写作财经评论的方式进行跟踪思考,并以此参加政策讨论,有助于增强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例如,近年来,我针对汇率、资本流动、主权外汇资产管理、人民币国际化等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问题持续不断地撰写评论,这其实反映了我对这些问题认识的深化,记载了自己作为一个宏观经济观察者的心路历程。在这方面,我很欣赏另一个国外网站,Project Syndicate,上面有很多经济学大家在针对全球经济形势撰写财经评论。

    答案之三,在于财经评论的写作与学术论文的写作有时候能够相互促进。如前所述,在完成了相应的学术论文之后,在此基础上改变为财经评论,自然并非难事。然而,相反的传导渠道其实也是存在的。有时候,当我对一个问题开始感兴趣时,我可能先以财经评论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初步的、不成系统的思考记录下来。在完成了若干财经评论后,当自己的思考已经开始系统化之时,以此为题目写作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的时机可能就到来了。

    答案之四,在于立此存照。中国业界以及大众的记忆是非常短暂的。部分分析人士的观点变化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如果是基于同一分析框架展开的分析,观点变化不至于如此之大。在开展政策讨论时,通常很多人都会说,我当年如何如何预测的,现在都灵验了。那么,写作有据可查的财经评论,就有立此存照之意,以便未来有心人查验。呵呵。又如,近年来我参加了当前中国是否可以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讨论。为此我撰写了不少财经评论,警惕过快开放资本账户的潜在风险。我当然不希望自己的负面预测灵验,但是万一事态的演变的确急转直下,我至少可以说自己问心无愧。

    答案之五,在于可以敦促自己更加努力。对于喜欢撰写财经评论的研究者,通常容易招致的批评是不务正业,荒废了自己的研究主业。但对我而言,在我的研究时间分配中,撰写财经评论花费时间不到五分之一。我的大多数时间,还是用来阅读文献、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或报告的。因此就我而言,撰写评论并未耽误我的研究工作。我写作一篇财经评论的时间大约是12小时。其中的一个诀窍的是,只写自己熟悉的问题,而不要随便接受媒体的约稿。如果只写自己熟悉的问题,那么对有关文献、数据、政策与讨论就会胸有成竹,而不会临时去慌乱地查找数据。因此,目前我更多地掌握了评论写作的主动权。

    答案之六,是可以记录下自己的阅读与心得。譬如我目前在《彭博商业周刊》开设的专栏,评论文章主要集中于两类。一类是自己对自己阅读完的财经著作的书评,另一类是自己参加国际会议或国际调研的感悟。过去我读书,一直不求甚解,看后即忘。而带着要写书评的态度去阅读,就会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把握主线。在国外开会或旅行时,时不时有些心得体会,我又不爱写日记,于是通过写作评论的方式记录下来,也算是一件快事。

    答案之七,是通过持续写作评论,与很多编辑建立了长期的友谊。根据我自己的统计,按照发表财经评论的数量排序,我在单一刊物上发表评论数量至少超过20篇的媒体至少包括:《上海证券报》、FT中文网、《中国外汇》、《新京报》、《彭博商业周刊》、《中国经营报》、《人民日报》、《投资者报》、《财经》、《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国金融》。这里就不一一点名了,但我在为这些媒体撰写评论时,的确与很多编辑朋友有着频繁的沟通与交流。

    当然,写作是一个体力活,尤其是财经评论的写作。还记得刚进入社科院时,我的朋友兼领导何帆博士勉励年青研究人员说,做一个成功的智库研究者,每年要争取发10篇左右有影响力的工作论文与政策报告,以及50篇左右有明确观点的财经评论,如此干上10年,自然会有成就。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尽管力有不逮,但我的确是根据何帆博士的要求,如此干了8年。随着年龄渐长,精力不济。我打算对未来的财经评论写作进行调整,进一步精简数量,提高质量,力求提高影响力。未来我的财经评论会聚焦三个方面:其一是继续普及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其二是提供对国际金融与宏观经济特定问题的深度分析(例如汇率、货币政策、金融风险等);其三是继续写作财经书评,以此督促自己的阅读与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求索之余,还得劳逸结合。写作学术论文是劳,杜撰财经评论是逸。参加学术会议是劳,适当旷会溜达是逸。提供政策咨询是劳,与两三好友良夜小酌是逸。对宏观天下长吁短叹是劳,私下里交流学术八卦是逸。如此人生,不亦乐乎。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303篇文章 22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