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张明 魏伟 刘志平 陈骁 郭子睿 李晴阳
 
本报告是我们新时代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研究系列的第一篇专题,主要目的在于梳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演进与现状。股份制银行承担着探索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机制灵活、业绩弹性大,其发展历程是我国银行业“加杠杆”到“去杠杆”历程的缩影。上市后的股份制银行实力大增,快速在全国范围拓展业务,规模和盈利等市场地位都大幅提升。随着近年来金融监管的趋严,股份行业务呈现压降同业、回归存贷业务本源、以及零售转型的特征,目前处于低速扩表、强化信贷投放、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整体改善的发展阶段。具体如下:
 
>> 历史演进:萌芽于银行体制创新沃土,去杠杆脱虚入实回归存贷本源
 
股份制银行承担着探索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设立之初遵循服务本地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业务路径;加入WTO后,通过战略引资、境内外上市等方式逐步确立竞争力;上市后呈现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负债结构优化、利润高速增长、资产质量提高等特点。
 
上市后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先高后低的变动趋势是银行业“加杠杆”到“去杠杆”的缩影,随着金融监管的趋严,业务结构由非标、同业等高风险业务回归存贷本源。盈利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低速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优化。传统存贷业务带来的净利息收入占比不断下降,手续费收入对营收的贡献度整体攀升。经过多次清理整顿,资产质量整体提升,不良贷款率下降并稳定在1.7%的低位,拨备覆盖率回升至高位,风险抵御能力大幅提高。随着强监管大幕拉开,股份制银行开启了从粗放经营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
 
>> 股份制银行综合对比:优选赛道,错位竞争
 
虽然我国股份制银行存在较强同质性,但基于不同创立背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12家股份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分化体现在:1)资产低增贷存比高企,贷款投向各有侧重。依托零售转型深化,平安、广发和招行三家银行零售贷款规模占比超50%;2)盈利能力方面招行业绩表现亮眼,股份行资产质量分化明显。18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的是招行、平安和光大,其共性是都具备较强的零售业务实力;3)战略方向,一方面纷纷定位零售金融、科技金融、以及财富管理银行,加大私行建设,另一方面信贷投向锚定国家战略重点方向,对公业务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致力于轻型投行战略。
 
>> 大行VS股份行:国有行树大根深,股份行各擅胜场
 
监管明确指出搭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体系,大型银行定位于发挥头雁效应、股份行则定位于差异化经营。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两类银行在资产负债布局、风险偏好等业务体系上的差异。相较经营沉稳、业务面广、揽储能力占优的国有大行,股份行逐渐形成低速稳健扩表、较高的杠杆和风险偏好、高负债成本、低息差的经营特征。资产质量方面,大行经营更重审慎,股份行资产质量分化,虽然整体持续优化,但部分银行仍存在一定不良包袱。
 
一、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历史演进
 
1.1 发展历程:萌芽于银行体制创新沃土,引领上市扩张浪潮
 
结合我国的金融业发展历程,相较早期承担行政职责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演变,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78年~1993年):专业化转型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要求,银行业从机构体制上打破央行“大一统”格局,开始探索专业银行的企业化发展,四大专业银行相继成立或独立运营。在银行业探索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股份制银行的成立成为银行业突破原有股权结构、探索经营新模式的探索者。自1987年4月,招商、兴业、广发、光大、华夏、浦发等股份制银行相继组建,由于承担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股份行设立的背景和股权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都是遵循服务本地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业务路径。这一时期银行虽拥有一定经营自主权,但权利有限,且金融产品以存贷款为主,品种相对单一。
 
第二阶段(1994年~2003年):商业化转型阶段。十四大后,经济体制法制建设加强,《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相继颁布,为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提供法律保障。这一阶段,大行着手改制为商业银行和剥离不良资产,股份行则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02年末,股份行资产和负债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额的比重分别上升至9.5%和9.56%,业务经营突破区域限制,完成从“区域性商业银行”到“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转变。
 
第三阶段(2004年~2016年):市场化转型阶段。加入WTO后,我国致力于推进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启动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逐渐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这一阶段,股份行通过战略引资、境内外上市等方式逐步确立竞争力。早在1991年,深发展(平安银行前身)率先成功挂牌上市,拉开了股份制银行上市融资的大幕,之后浦发、民生、招商、华夏等行相继于21世纪初登录A股和H股市场。
 
第四阶段(2017年以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由于前期银行业重规模、求速度的发展模式,导致资金通过非标、同业、理财等嵌套投资,空转和脱实向虚现象明显,抬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积累了一定风险,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因此,2017年起监管加大金融业整治力度,去杠杆、去通道、去池化成为监管重点,力促金融回归业务本源。传统套利模式难以为继下,银行纷纷回归传统信贷业务,战略方面股份行普遍将向轻型银行转型作为转型主题,招行、中信、兴业等都明确提出了轻资本、轻资产的轻型银行战略。
 
截至18年末,全国性股份行数量保持在12家,其中9家陆续完成上市(浙商银行在H股上市)。上市之后股份行迅速扩展经营领域和规模,实现了全国性的网点布局和经营。截至2016年全国股份行网点达1.68万个,十年间年均复合增速达10.3%(17年受金融去杠杆影响,网点数量环比缩减至1.54万个)。从业人员来看,截至2017年末全国股份行从业人员数量达47.9万人,十年年均复合增速13.1%。
1.2 行业地位:利润最大化助力规模大增,股份行贡献度攀升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银行业结构演变,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逐步被打破,银行业竞争度提升,目前形成了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多元银行业市场体系。其中,相较国有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补贴相对较少,也承担较少的政府责任,因此可以更好的围绕利润最大化目标,利用机制灵活、管理严密、服务完善的竞争优势来开拓市场,规模与实力大幅增强。
 
资产规模方面,自2003年开始,整顿、上市、引战投等一系列措施,引领股份制银行飞速发展,2003-2013年间年均复合增速在20%以上,带动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3至2015年中期,股份行资产占比由13.8%上升至19.2%;去杠杆深化对股份行造成冲击,随着资产增速的放缓,股份行市场份额也逐步回落,由15年高点回落至2019年4月的17.7%,相应的大行的资产占比整体下行。
 
利润贡献度来看,随着金融供给的市场化和多样性加强,早期大型专业银行的垄断经营模式被打破,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推动股份行利润贡献度持续上行。2017年股份行贡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的16.7%,较2005年低点提升了5.2个百分点,大行贡献度则由60%以上降至40%左右。
 
存贷款来看,股份行是金融机构中贷款投放主体之一,贷款余额在所有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占比近20%,除未披露年报的恒丰银行以外11家股份行2018年合计贷款占比19.1%,较06年低点略提升2.1个百分点,大行贷款占比则较08年54.6%的贷款投放集中度整体下行。另一方面,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股份行存款市场份额逐步提升至2015年的18%,之后伴随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以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股份行存款市场份额整体回落,和大行一样面临存款流失的困境。
 
综上,从各方面数据看,国有行仍居主导地位,但股份行贡献度稳健增长、市场地位逐步提升。
1.3 发展概况:去杠杆扩表增速放缓,脱虚入实回归存贷本源
 
股份制银行上市后整体呈现出资产规模快速扩张、负债结构优化、利润高速增长、资产质量提高、盈利能力趋稳等特点。
 
1.3.1 资产增速行至低位,“加杠杆-降杠杆”重塑行业格局
 
股份行资产规模增速的变动是我国银行业从“加杠杆”到“去杠杆”历程的一个缩影。
 
>> 2003-2013年:股份行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速超20%,带动资产规模迈上25万亿的台阶;同期银行行业总资产增速在18%左右,十年间贷款规模平均增速17.4%;
 
>> 2014-2016年:股份行资产经历多年高速增长,中枢开始有所回落,复合增长率约17%,仍高于同期贷款复合增长率(15.6%),主要是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扩张主要依托主动负债并投向同业业务和委外业务来实现。金融部门杠杆率不断上升,银行一方面为实体部门加杠杆提供资金,另一方面则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资金空转,而股份行加杠杆较同业明显更加激进。
 
>> 2016-2017年:自2016年底金融去杠杆以来,MPA考核、同存备案新规、原银监会6号文、46号文、流动性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措施限制了同业扩张行为。在严监管之下,历经多年高速增长的股份行表内规模增速持续回落,一度降至2017年末3.1%的低位。相较同业,股份行资产增速由高于行业降至低于行业增速超3个百分点。
 
>> 2018年至今:18年以来,虽然受降杠杆监管以及经济下行信用风险环境承压的影响,商业银行整体扩表速度延续低位,但随着去杠杆步入深水区和监管政策的边际放松,股份行总资产增速边际回升。截至2019年4月,股份行总资产规模达47.5万亿,同比增速6.2%,较上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预计随着宏观政策从“去杠杆”过渡到“稳杠杆”,行业资产增速将保持低速稳健的趋势。
 
从权益倍数和资本充足率角度来看,在巴塞尔协议Ⅲ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近年来银行纷纷通过定增、配股、发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等外部措施、多渠道补充资本。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稳步提升,从2009年的11.4%提高至2019年3月的14.18%,同时权益乘数持续下行。而股份行因较快的扩表速度,削减资本充足性,虽然资本充足率趋势上行,19年3月收录12.77%,较14年初提升2.22个百分点,但整体低于行业2-3个百分点。
结构上看,银行加杠杆有两种途径,包括表内加杠杆:“同业存单+非信贷资产”,以及表外加杠杆:“表外理财+委外投资”,所以降杠杆的过程就体现在“缩减同业和应收款项,扩张信贷业务”。
 
多年来,股份制银行在实现规模快速扩张和业务极大发展的同时,同业业务和非标投资占比整体上行。截至2012年,12家股份行资产端同业投资占比达23.6%,较可追溯08年数据提升近9个百分点。因银行表内非标投资多放在应收款项类投资项下,18年会计报表科目变更,我们以12-17年数据来看,16年除恒丰以外的11家股份行应收款项投资合计约8万亿元,四年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52%,资产端占比由12年的4%增至20.6%。
 
金融去杠杆过程中银行着力压降高风险业务,随着表外、同业和理财成为重点整治对象之后,从负债端的同业负债和表外理财,到资产端的同业资产和委外业务,商业银行主要加杆杠领域在规模上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国有行和农商行由于存款基础好,同业套利杠杆水平较低,资产负债调整较温和;而股份行受监管冲击最大,主动缩减同业业务和非标投资的规模。一方面,资产端同业资产占比持续降至5%的低位,同时负债端同业负债占比缩减,18年占比19.6%,较之前26%的高点缩窄了6个多百分点。另一方面,17年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同比缩减16.7%至6.7万亿,占总资产的比例降至14.9%。
 
理财业务方面,近年来股份行理财规模持续扩张,15-16年年均复合增速超40%,贡献了全国银行理财资金四成以上的份额。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股份行理财规模增速高位回落,17年末首次同比负增2.4%。
伴随去杠杆的推进,股份行业务结构呈现“脱虚向实”特征,主要体现在存贷款业务的提升。由于恒丰银行披露数据缺失,我们统计11家股份行,可以看到,18年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4.8%,较17年提升0.4个百分点;银行大力揽储和流动性相对宽松下,存款规模增速8.7%,较17年提升5.2个百分点。相应的,资负两端贷款和存款占比分别环比提升4.4和2.2个百分点至61.5%、53.1%。
 
结构上,伴随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贷款投放明显向零售倾斜,18年11家股份行零售贷款占比43%,较08年大幅提升24个百分点。零售业务具备顺应宏观经济政策、低资本成本、高稳定抗周期性等优势,也是未来银行重点布局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股份行加速信贷投放,叠加存款增长乏力下,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存款超5个百分点,贷存比持续提升至96.2%的高位。之前采取相对激进的发展模式,通过同业资金投放、表内外资产投放来带动企业存款的银行,出现存贷比偏高的情况,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缩表压力。
1.3.2 盈利能力趋稳,利润集中度回升
 
股份行利润增速降至平稳区间,盈利能力持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高速发展、金融环境不断优化,带动商业银行ROA、ROE都有了较大改善。2014年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后,伴随规模增速的放缓,股份行盈利能力逐渐趋稳,利润增速由50%的峰值降至2018年4.3%的低位,进入稳健的增长阶段。ROA整体呈下降趋势,但18年以来稳中有升;同时受益于零售业务占比和银行风险偏好提升,叠加流动性宽裕下负债端压力缓释,股份行净息差稳健上行。
 
结构上,随着银行不断创新业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近年来手续费收入对营收的贡献度整体攀升至28%,传统存贷业务带来的净利息收入占比压降。
 
板块规模集中度稳中趋降,利润集中度近两年略有回升。板块自身格局来看,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带动资产和贷款集中度(规模排名前五的规模占比)整体下行,2018年资产和贷款集中度分别为67.2%、66%,较十年前分别降低约2和3个百分点。利润集中度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主要源于近年来利率市场化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下,银行经营呈现加速分化的态势,基本面稳健的银行盈利能力更加夯实,带动利润集中度较底部回升2.3个百分点至72.9%。
1.3.3 不良认定审慎,资产质量改善
 
资产质量指标整体改善,不良认定趋严。早期股份行资产质量较差,2004年左右不良率在5%以上,经历股改上市的规范化治理、以及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处置,资产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不良率在2009-2013年间持续位于1%以下。但加杠杆高速扩表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风险,2016年末股份行不良率攀升至1.74%的高位,这段时间行业拨覆率持续下行,由14年3月的254%降至16年末的170%。
 
2017年强监管大幕拉开,多家股份制银行开启了从粗放经营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经过多次清理整顿,股份行不良贷款率已从16年末的1.74%下降并稳定在目前的1.7%左右;随着银行不断强化拨备计提,拨备覆盖率回升至192.2%,股份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大幅提高。此外,衡量银行不良认定审慎度的不良偏离度触顶回落,18年收录94.8%,较15年的峰值降低38.5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更加夯实。
二、股份制银行综合对比:优选赛道,错位竞争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存在较强的同质性,但由于不同的创立背景、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12家股份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业务发展格局。
 
2.1 资产规模和结构安排:资产低增贷存比高企,贷款投向各有侧重
 
从资产规模来看,前五位依次是招商、兴业、浦发、中信和民生银行,其资产规模差距不大,位列第一方阵。增速方面,股份行资产增速行至低位,目前普遍处于4%-8%的区间,广发银行是唯一一家资产增速超过10%的银行。
 
从资产结构来看,除兴业、恒丰外,其他股份行贷款投放占比均在50%以上,华夏银行贷款占比最高为58.4%。贷款结构来看,依托零售转型深化,平安、广发和招行三家银行零售贷款规模占比超50%。兴业和恒丰资产结构中,投资资产占比分别达43.7%、45.1%,招商和平安配置投资资产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25.4%、25.5%。严监管下股份行同业资产配置均压降至10%以下,招商(9.1%)、恒丰(7%)、广发(5.8%)、平安(5.7%)占比居前。
 
银行回归存贷业务本源的情况下,股份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由于存款竞争激烈,部分揽储能力欠佳的银行贷存比承压,其中浦发银行18年贷存比攀升至110%的高位。负债端,招行优势显著,负债中存款占比和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均居股份行首位,有助于负债成本的压降。
2.2 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招行业绩表现亮眼,股份行资产质量分化明显
 
从利润增速来看,18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的是招行、平安和光大,其共性是都具备较强的零售业务实力,招行以14.8%的增速远高于可比同业;民生和浦发利润增速居后,主要是受18年不良偏离度一次性纠偏影响,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不考虑拨备的影响,拨备前净利润增速较快的是光大和广发,增速分别高达25.5%、23.4%。
 
从利润结构来看,对于股份行,利息净收入普遍贡献度达60%以上,广发和光大的手续费净收入贡献度居前,其中广发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占营收的比重高达57.2%,浙商银行占比仅10.9%。
 
从资产质量来看,股份行无论是贷款不良率还是偏离度都分化明显,18年监管口径收紧下各行普遍强化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整体偏离度降至100%以内,但仍存在偏离度压降乏力的银行(华夏银行一季度偏离度已降至100%内)。拨覆率梯队化明显,头部招商拨覆率超350%,尾部民生仅134%,近半数处于150%-160%区间,存在历史遗留包袱,但也反映了风控风格和风险偏好的差异。
 
综合来看,受益于零售业务深化,招行无论是净息差、ROAROE等盈利能力指标,还是不良率、拨覆率等资产质量指标,都是股份行中翘楚;平安银行风险偏好和资产投放结构决定了其生息资产收益率远高于可比同业,贡献高息差水平;浙商银行资产质量指标突出,但负债端存款占比不高同时低息活期存款占比偏低,导致负债成本率偏高削弱了息差。
2.3 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探索发展新模式,转型零售金融科技
 
除了经营业绩指标上的差异,我国银行业发展整体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但随着金融市场和监管环境的更迭,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也对银行准确自己的定位、培养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出更高要求。
 
对比各家银行近年来的战略方向,特点之一就是股份行纷纷定位零售金融、科技金融、以及财富管理银行,加大私行建设;特点之二是信贷投向锚定国家战略重点方向,对公业务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致力于轻型投行战略。从2018年财务数据可以看到,股份行整体零售业务大幅增长,零售业务的逆周期性平滑了经济下行对银行业绩造成的压力,其中招商、光大业绩表现亮眼。
 
除了着力发展零售业务,各银行也普遍加大了金融科技的投入。招商银行提出打造“金融科技银行”,作为“轻型银行”战略的深化,金融科技带动客户数迈上新量级,零售客户数突破1亿户;招商银行App、掌上生活App用户数合计过亿,月活跃用户超4500万户。平安银行积极布局零售业务领域,创新“SAT(社交+移动应用+远程服务)+智能主账户”商业模式和新型消费信贷产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打造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
三、大行vs.股份行:国有行树大根深,股份行各擅胜场
 
国有行普遍拥有悠久的历史,有诞生于建国之前(如中行、交行),有成立于建国初期(如农行、建行),也有问世于改革前期(如工行),历经专业银行、到国有独资银行、再到国有股份制银行的定位,始终担任中国金融体系支柱的角色,践行国家意志和承担社会责任。而股份行一方面在资源禀赋和资产等规模方面无法与大型商业银行相匹敌,另一方面又不具备城农商行植根地方的地缘优势、以及与中小企业密切联系的亲缘优势。但股份行大多诞生于改革开放过程中,体制机制更为灵活,因此纷纷踏上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之路。
 
3.1 业务定位:大而全vs.差异化
 
6月银保监会在就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情况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要搭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体系,具体就体现在不同类别银行的定位上,大型银行定位于发挥头雁效应、股份行则定位于差异化经营。
 
1)设立背景决定扮演角色差异。虽然都是国有,五大行是直接由中央汇金或者财政部控股,股份行则多是央企或地方政府出资控股。中央汇金公司绝对控股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除交通银行外,中央汇金为其他四家国有银行的第一大股东,而邮储银行则是在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组建。设立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大行经营风格更加稳健,而股份行相对更加灵活和差异化。
 
2)大行组织结构大而全,股份行聚焦经济发达区域。国有行依行政力量设立,其组织结构是以行政区划为标准在每省市、县设立分支机构,特点是银行数量少,但每个银行分支机构众多,规模庞大。这种组织结构是与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按行政系统分配资金的体制。截至17年末,大行网点数高达6.87万个,从业人数高达165万人,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40%。
 
股份行是按市场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设立,截至17年末全国网点铺设1.54万个,从业人数约48万人,占银行体系的11.5%。相较大行网点均衡的区域分布,股份行机构主要设在经济中心城市,且按经济区域和业务量大小设置分支机构,从而形成了以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度大,货币化程度高,新体制生长点密的经济中心城市为主体的机构网络。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网点规模及密度明显处于劣势。
 
3)市场化运作弱化客群定位,政策引导加大小微支持力度。国有大行经过近十余年的市场化运作,历史特色和定位界限已经逐步模糊,资产投向和区域分布的特征差别不是特别明显。国有行树大根深,网点能够深入到城镇乡村,往往能拿到成本低廉的资金,同时行政色彩浓厚,往往也扮演着“第二央行”的角色。资产端,大行客户门槛一般比较高,尤其是信用类贷款,更倾向跟体量相当的国企央企合作,强强联合。但大行也是小微流动性的主要供给方,在体量优势下,大行小微贷款余额占全市场的比例达25%左右。并且近年来随着政策加大向小微企业倾斜力度,大行业务更加下沉,涌现出一批服务小微客户的特色产品。
 
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虽然为了充分获取各个层次的市场客户,基本都在走大而全的思路,但不同银行都致力于主打差异化的产品,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化特色,如民生的两小战略和招行的零售银行战略。相较于体制氛围浓厚的大行,股份行业务流程相对更为简单,经营更偏重盈利性。
3.2 资负结构:大行存款优势显著,股份行资产风险偏好高
 
定位的不同决定了两类银行在资产负债布局、风险偏好等大的业务体系上的差异。
 
>> 资产
 
从资产规模来看,单家股份行和大行仍差距悬殊,但从增速来看,大行扩表速度相对平稳,股份行资产增速波动性高于大行,前期通过加杠杆获得快速发展,近年来监管趋严下业务调整导致资产增速落后于大行。中小型银行一般风险偏好较高、杠杆率更高。从资产占比来看,随着加杠杆扩表,股份行总资产占比快速提升,2008-2016年,股份行总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从14.13%上升至18.72%,而大行由51.03%下降至37.29%。
 
从资产结构来看,大行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贷款投放比例(50%左右),股份行波动较大,在“加-降杠杆”的过程中,信贷投放比例先降后升,低点一度达45%,现回升至53%的高位与大行相当。信贷投向上,大型银行2018年约六至八成的信贷投向基建、房地产领域,而对于开展“大零售”转型的股份行而言,零售资产是重点投向。18年股份行贷款的43%投向零售,较十年前提升24个百分点,其中不乏招行、平安等个人贷款过半的零售业务巨头。大行也增加了零售贷款的比重,18年零售贷款投放占比39.7%,较十年前提升22.5个百分点。
 
在资产快速扩张的同时,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存款流失,股份行的贷存比明显攀升,显著高于大行。通常而言,股份行外援资本补充能力较弱,致使股份行的资本充足率也较低。截至19年3月,大行资本充足率高达15.67%,股份行仅为12.7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一定资本约束。
>> 负债
 
大行负债渠道较为稳定,截至18年存款在负债端占比高达80.7%。其优势源于网点数量多、服务对象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市场覆盖率,因而存款占比较高,相对负债压力较小,在银行间市场上更多是同业业务的资产方,负债端同业占比在10%-15%之间。
 
股份行存款占比仅61.5%,虽然18年加大揽储力度下存款占比略有提升,但通过拆借、债券等渠道借入的资金占比仍相对较高。一方面源于股份行规模及网点铺设数量少、布局较晚的原因, 另一方面因所有制问题、其信用基础在消费者心中不及国有大行,增加了吸储难度。股份行通过同业负债补充流动性,其负债端同业负债占比20%以上,从而拉高了负债成本。
3.3 盈利能力:大行稳中有进,宽货币促进股份行息差修复
 
受益于网点、资金等规模优势,大行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ROA比例高于可比同业;虽然风险偏好稳健,导致资产端收益率相对偏低,但高存款占比优势助力净息差在相对高位保持稳定。
 
股份行盈利能力相对落后于大行,虽然资产端收益率整体较高,但负债成本相对高位且刚性,对净息差形成制约。18年以来,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促进市场利率下行,一定程度上缓释了股份行负债压力,带动息差修复。
3.4 资产质量:大行经营更重审慎,股份行资产质量分化
 
大行和股份行股改前存在一定历史包袱,不良率偏高,但随着股改上市整顿和多轮不良资产处置出清,贷款不良率大幅降低至2%以内。但是受风险偏好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影响,各类银行资产质量走势依然存在分化。截至19年3月,大行不良率环比18年末再降9BP至1.32%低点,同时通过强化拨备计提,拨备覆盖率环比再增20.36个百分点至240.44%,资产质量继续领跑行业。股份行不良率持平18年末在1.71%,低于1.8%的行业水平,略落后于大行,同时拨覆率小幅提升4.77个百分点至192.18%。结合2.2节可以看出,股份行资产质量持续优化,但部分银行仍存在一定不良包袱,大行经营更加审慎。结合IFRS9、TLAC等对银行拨备计提的要求,以及银保监会上月发布的《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后续银行信用风险认定计提将更加细化,促进银行进一步提升主动风险管理积极性和能力。
四、主要结论
 
我们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演进、板块内综合对比、以及和大行的对比三个角度,对股份行演变历程进行归纳,对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呈现。
 
发展历程和现状:股份行从成立于改革之初到转制上市,其发展历程是我国银行业加减杠杆历程的缩影。上市后的股份制银行实力大增,快速在全国范围拓展业务,规模和盈利等方面市场地位都有所提升。顺应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近年来股份行业务呈现压降同业、回归存贷业务本源、以及零售转型的业务特征,目前处于低速扩表、强化信贷投放、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整体改善的发展阶段。
 
不同股份制银行对比:银行发展具有同质性,但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12家股份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业务发展格局。资产结构上,除兴业、恒丰投资资产占比较高,其他银行贷款投放比例均高于50%,其中平安、广发、招商的零售贷款占比领先;负债端招行优势显著,存款占比和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均居首位,贡献低付息成本率、高息差和亮眼的利润增速。股份行资产质量分化明显,头部招商低不良高拨备,拨覆率超350%,也有如民生因一次性核销不良导致的拨覆率降至150%以下。
 
金融供改和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培养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出更高要求,股份行战略方向,一方面定位零售金融、科技金融、以及财富管理银行,加大私行建设;另一方面信贷投向锚定国家战略重点方向,对公业务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致力于轻型投行战略。
 
股份制银行和大行的差异:相较经营稳妥、业务面广、揽储能力占优的国有大行,股份行形成低速稳健扩表、较高杠杆和风险偏好、高负债成本、低息差的经营特征。资产质量方面,大行经营更重审慎,股份行资产质量分化。
 
总体而言,股份行承担着探索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而生,优势在于机制灵活、业绩弹性大,但也面临严监管下的结构调整压力。行业内部从业务结构到盈利能力再到资产质量都存在明显分化,未来随着转型推进、业务定位明晰、差异化优势构筑,基本面占优的股份行将脱颖而出。
 
本文为平安证券宏观团队“新时代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系列研究”第一篇。我们将在2019年下半年陆续推出这一系列研究。敬请关注。欢迎转发,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303篇文章 22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