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
文 | 张明 郭子睿 
2019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文章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特定区域率先发展与崛起、再带动其他区域实现协同发展的历史。在宏观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增长效率持续低迷、国际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冲突长期化和复杂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重新激活中国新一轮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与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融合,消除区域之间的各种壁垒,锻造交易成本更低的全国大市场,这既是中国经济确保持续增长、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焕发消费引擎获利、推动消费持续升级的重要举措。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都有进行区域发展规划的惯例,总结1978年至今五大区域的政策规划文件可知:珠三角发展最为领先,政策与地理优势得天独厚;长三角紧随其后且发展势头迅猛;京三角先天不足后程发力,雄安新区颇具想象空间;西三角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按部就班;中三角起步最晚,政策支持力度相对较弱。总体而言,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存在重东部轻西部、重沿海轻内陆的特征。这与中国经济长期的外向型特征有关,也与五大经济区域本身的资源禀赋优势有关。区域自身特征与政策支持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上述五个重点区域,每个地区都由三个重点城市组成核心城市群:大湾区的广州、深圳、佛山;长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京三角的北京、天津、雄安;中三角的合肥、郑州、武汉;西三角的成都、重庆、西安。每个城市三角中,都有一个制造中心、一个金融中心、一个研发中心,三者构成有机互补,并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有趣的是,京三角、长三角、珠三角由北向南一路排开,类似于一张弓的弓背,西三角、中三角与长三角沿长江由西向东一路延伸,类似于一只在弦的箭。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五大核心区域,正在弯弓搭箭,将会助力中国经济新的腾飞。
 
在经济总量方面,长三角综合经济实力最好,经济总量、财政支出、房价均排名第一,人口密度、人均GDP靠前,债务压力适中;珠三角次之,优势主要在于人均GDP所代表的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较好,政府债务压力较小;京三角各方面分化明显,政府支出规模较大且政策支持效率较高,但人口密度较大而平均房价较高,人均GDP显著偏低;中三角和西三角实力较前三个城市群有显著差距,西三角各方面均不突出,中三角优势在于人均GDP较高,政府债务压力较小。
 
在经济结构方面,从生产端和需求端两个角度观察:长三角服务业与消费领先,珠三角工业与出口领先,京三角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服务业相对靠前;西三角投资与农业领先,消费也较为靠前;中三角整体偏弱,经济结构与西三角有相似之处,投资与农业有相对优势。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增长的投资依赖程度越低。不过,消费对增长的贡献度各城市群差异不大,社零规模在GDP中占比均在30-40%左右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整体消费层次仍然不高,中低端消费、必需品消费为主,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对GDP贡献度未有明显差异,消费升级未来仍有较大的潜力。
 
在交通区位方面,五个城市群地理位置的差异和优势是非常显著的:京三角、长三角、珠三角位于沿海地区,都存在具备国际水平的港口群,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窗口。而中三角、西三角地处内陆,但其纵贯南北、连接东西的地理位置使其天然具备成为铁路交通枢纽的优势;尤其是中三角的郑州和武汉,在我国“八横八纵”的铁路规划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资源禀赋方面,长三角的金融实力、科研投入与港口运力均领先,也具有一定的后备科研实力;珠三角环境质量最好,港口运力有明显优势,科研投入也较大;京三角铁路运力和科研实力显著领先,金融实力与科研投入也排名靠前,环境质量是最大短板;中三角铁路运力排名靠前,可见地理位置决定了交通是其最大的优势;西三角在后备科研实力、铁路运力方面有一定优势,金融实力略好于中三角。与综合经济实力相比,各城市群的资源禀赋优势差异较为明显,这也为推进五大城市群之间的协同合作创造了条件。
 
综合考虑五大城市群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优势,我们参照国际著名城市群的经验对其进行定位。
 
长三角可对标纽约城市群。两者同样综合实力强大,科技、金融、外贸等方面均发展成熟。对于长三角而言,最值得借鉴的是纽约城市群如何利用全方位的综合优势,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全国的技术革新。纽约都市圈在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在美国整体经济发展变迁的关键节点,都发挥了引领经济转型与技术变革的作用。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阶段,长三角城市群应当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综合经济实力,科技、金融与对外贸易的优势,在中国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当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珠三角可对标旧金山城市群。珠三角高科技初创企业的聚集,使其具备典型的优于其他城市群的创新基因,这与美国旧金山城市群以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区发展路径相一致。时至今日,硅谷仍然引领着美国乃至全球的高新技术发展,旧金山城市群及硅谷的经验值得珠三角参考借鉴。第一,高新技术、风险资金、人力资本的高度融合;第二,国家政府力量的支持;第三,支持创新的法律、市场和文化环境;第四,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提高研究成果向产品转化的效率。
 
京三角可对标韩国首尔都市圈。对京三角而言目前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雄安新区的建设和发展,韩国世宗市的迁移和建设经验可以为雄安新区提供参考。第一,新城建设需合理定位,明确短、中、长期的建设重点。第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但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新城建设初期,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和资金优势,对产业和企业进行优惠补贴;待新城具备一定功能后,则重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调动民营资本的积极性。第三,产业疏导有序,避免削弱大城市核心竞争力。
 
中三角作为内陆地区的城市群,可以对标同样未处于沿海地区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其交通建设和产业多元化发展方向是中部地区借鉴的对象。第一,重视核心城市为中心的交通体系建设。核心城市依靠交通对周围地区的辐射作用,能够推动卫星城市、新城市的孕育,进而改变原有的城市群结构。第二,充分结合本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重视多元化发展战略。中三角一方面应当以郑州、武汉、合肥等核心省会城市为中心,加快高铁铁路网的建设,强化省会城市交通枢纽地位;另一方面则应当依据自身的特色,制定区域内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以承接沿海领先城市群的产业转移。
 
西三角互补的产业和资源结构,可以学习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产学研结合经验。第一,核心城市间应分工明确,错位发展:纽约是金融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华盛顿是政治中心;波士顿是教育中心;费城的金融、医疗、生物、信息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巴尔的摩是区域内的交通枢纽。第二,充分发挥本区域的教育资源,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美国东北部城市群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建立起政府主导型、高校主导型、校企联合型三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西三角各城市在经济状况与核心资源禀赋上具有典型的错位互补特征。重庆的金融实力领先,成都的科研投入力度较大,西安则是交通运力及科研实力方面具备优势。因此,西三角三大核心城市可以依据其不同的优势资源,走错位互补发展的道路。此外,西三角地区优质高校数量和高新区企业数量仅次于京三角和长三角,西三角有望成为内陆地区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领头羊。
 
在每个城市群内部,都有一个金融中心、一个制造业中心和一个研发中心,使得城市群本身能够各有侧重、形成区域内协同发展的效应;而在五个城市群之间,由于其自身发展程度与优势资源的不同,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长三角定位于经济转型,基于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应当致力于成为中国本轮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领头羊;珠三角定位于引领创新,应当利用其良好的科技创新基因和文化氛围,引领高新技术人才和企业的聚集,成为五大城市群中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京三角定位于制度改革,应当以雄安新区的建设为契机,促进目前尚不平衡的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并利用其制度优势,探索新一轮制度改革的路径;中三角定位于交通枢纽,一方面应当以核心城市为中心,加快铁路网建设,强化其交通枢纽地位,另一方面可以致力于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内的多元化发展。西三角定位于研发融合,可以利用城市间优势资源互补的特征,推动核心城市的错位发展;并充分发挥本区域的教育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总体而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前推动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京三角在中探索制度改革路径,中三角和西三角在后承接产业转移。五大城市群形成阶梯发展的雁型模式,将成为未来引领中国经济的五大增长极。
 
注:本文为《中国外汇》约稿,尚未发表,谢绝传统媒体转载。
 
本文为平安证券宏观团队《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系列》的略缩更新版,具体研究可参见平安证券系列研究报告。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304篇文章 11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