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注:本文为我的好友葛天任为《宏观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动与资产配置》撰写的书评。这是我邀请的书评的最后一篇了。天任现为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我们相识于2011年夏季的哈佛校园,当时同在肯尼迪学院做访问学者。天任经常来我家蹭饭,我俩经常在一起侃大山。天任是我这么多年见过的为数不多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本科与硕士学建筑,博士学社会学,博士后做危机管理,现在从事政治学研究。但我觉得他最厉害的地方,是对中外历史有着非常宽广的视野以及非常精准的洞察力。他可以从新闻联播、参考消息等官方媒体的报道中,找到更加细微的信息,再与他对历史、政治、社会的体验勾连到一起,对未来可以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和天任在一起喝喝小酒,听一下他对未来国内外时局的判断,且每每获益匪浅。话说几年前,我在陆家嘴组织了一个午餐会,邀请各基金的投研总监参加,请天任来给大家讲一下未来时政的可能变化。正是在这个午餐会上,天任遇到了他未来的太太。复合化的专业背景,为天任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欢迎大家关注他的新著《碎化与整合:中国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文中配图摄于2011年的哈佛校园。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是我读完这本书的一个最大感受。文如其人,人如其名。记得钱穆先生在他那本薄薄的小册子《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里面曾经对这句话有过一个经典解释,让我常常想起。大意是,读书、做学问、做事情,在于明理,明理而烛照,烛照以致光明,光明以聚万千气象。

 

在这个风云变幻,世界与中国均处于大调整、大变动的关键时刻,我们不论是谁,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看不清,想不透,无论人生,抑或国运。在这种时刻,无论是过去的成功,还是曾经的失败,得失都已显得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回首过去——因为这决定着我们如何看待未来。回首走过来的路,真正的成功者往往将成功归咎于幸运,而只有失败者才将成功归咎于努力和才华。清醒的成功者,看见前路,懂得忧心,能够退而结网,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只有傻瓜,才将傲慢留给别人,将黑暗留给自己。在这种关键时刻,谁都难免有些彷徨,不只是因为来时的跌跌撞撞,更因为在前路之上,总还有些理不清、烛不照、光不明。

 

我想《宏观中国》这本书所给予读者的最为可贵的便是如何透视中国经济并做出明智选择。中国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变迁毫无疑问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是经济力量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是经济力量改变了社会、政治、文化,而这些改变又回过头来影响经济,且我们正在见证这些改变——请注意我上述表述的顺序和用词。说到底,经济力量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力量。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解现代经济与金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关乎命运的问题。从笔者的专业角度讲,我学过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这三门学科是社会学科的三大支柱。但如果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连基本的经济学知识都不具备,对经济周期,不论是长周期还是短周期都还没有什么了解,就大谈特谈世界秩序、国家治理、社会转型,那就难免让人生疑,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难道生产关系不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吗?没有基础性的理解,又如何建构那些漂亮的概念和体系。在我看来,读《宏观中国》,是一个直接而有趣的开始,是一个了解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这个国家最为根本的变革力量的开始,是一个虚心学习借鉴的好的开始。因为这本书写的可以让我们读懂,这本书研究的问题非常重要。

 

我不是想吹嘘这本书,而是想说冷静阅读这本书真的很重要。因为,这是一本冷静的书,而只有冷静的读者才能体会其中奥妙。康德说,唯有理性使人冷静。而只有冷静才能让人能够思考,思考才会有所得。这就是中国先贤们所谓的“静而后能滤,滤而后能得”。冷静下来,清茶侧卧抑或正襟危坐,仔细阅读《宏观中国》,从经济框架,到短期波动,再到资产配置,谦虚而认真地阅读能够让你获得知识上的收获,让你获得阅读上的享受。可以肯定地讲,这本书里涵盖了作者多年来做经济研究、市场分析和政策分析的思想结晶。既没有什么过于复杂的数学公式,也没有什么故弄玄虚的概念界定。哪怕没有什么经济学基础,通过一点努力也可以看得懂、学的到。没错,这本书是一本专业书,但在笔者看来更是一本管用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尤其是经过市场检验的专业书,而且这本书还是作者在经受政策制定者、企业家挑剔的眼光和犀利的问题之后的思想结晶。那为什么不拿出读专业书的态度来读呢?冷静地想一想,仔细地读一读,想想下一步怎么走,思考一下未来的大方向如何定,计划思路是否合适如何调整,所谓反者道之动也,读书明理,思考进步,这多好啊!

 

有了冷静的心力,就可以谈谈如何读这本书了。读书自然不是为了比拼,而是为了提高。而且,读书其实有妙招。笔者经验,一本书可以有四种读法。第一,自然是顺序推进,从前到后,无所遗漏。这种办法比较笨,但是很有效,很适合立志做经济研究的学者,这种读法还要配合书里书外的查阅,才能有更深体会。这种读法,笔者一般用来读那些非常重要的专业经典书籍。这种读法,可以有一种“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通盘尽握之感。第二,是逆序倒读,从后到前,有的放矢。这本书最后一编讲的是具体问题,汇率、原油、期货、地产等,要想对这些具体问题有深入理解,就需要进一步回过来去读中编的“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分析框架”,才能知其所以然,而这就又需要再去读第一编了。逆序倒读,适合那些过于务实的读者(例如市场人士),也适合那些急于找到“精微”(干货)的读者。因此,由精微而广大(思维),如此阅读就会有“一沙一世界”的阅读体验,自然是妙趣横生。第三,中间突破,两边互动,边读边想。这种读法适合那些政策制定人士。在笔者看来,如果要想研究中国经济政策,可以从短期波动开始,然后了解具体问题,再了解长期经济变动,最终再回过来理解短期波动,结合具体问题,多重阅读。这种阅读体验需要心中先有问题,而后不断突破、并结合书里书外的内容来阅读,随时随地翻阅,并结合其他专业著作来阅读和学习,这样读书可以节省时间并有思维上的收获。第四种读法,是对于高人的。我建议高人阅读此书,无定式,随意切入,随翻随读,随感随读,读后还可评注,循环往复。有些好书,多读几遍之后,也可以采取这种读法。这种读法可以让人常读常新,不时有新收获。我后来体会孔子所言,“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那三句话的深意,其实就是读书治学有所成就的三个境界,连贯且逐高,同时也是第四种读书法的高阶运用。总而言之,读书贵在理解后的运用,不论怎么读,用什么方法读,核心还是要真正去“读”,读后而能“想”,想后能做。这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宝贵的。

 

回想认识张老师快十年了。最早,我在飞往波士顿的航班上看凤凰大视野,节目中张老师解读美国08年“次贷危机”,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解读相当专业,也相当清楚明白,我了解了美国金融危机的“精微”之处,自然对后来我所研究的“广大”问题也有了更坚实的分析基础和知识基础。后来,没想到在哈佛肯尼迪学院Ash研究中心的第一次接待会(Reception)上,当我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就是张老师,惊喜之余,还是被张老师儒雅而平易近人的风格所感动。那时,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博士生来说,张老师没有任何架子,且乐于和我们讨论问题,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后来,我和几个小伙伴组织起了“学习小组”,每次请张老师做讲座,张老师都爽快答应。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借到了哈佛商学院的一个common room,邀请张老师讲解中国经济。那次讲座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之前非常困惑的问题,也改变了我一段时间对经济学的“偏见”,因为之前我还去旁听过2019年拿了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克莱默先生的《发展经济学》课程——当时他还默默无闻——全然的数学推导让人顿觉经济学已经“走火入魔”变成“玄学”,兴趣自然大减,因为我们求学不是来听这些玄学的。但是,张老师的研究不是玄学,是实学,这是肺腑之言,相信听过张老师讲座的人都有这个感受。我高考报考经济学作为第一志愿的初衷,也是后来修读经济学双学位的初衷——经世致用,在我看来其实是经济学的灵魂。如果一门学科因为资本主导,因为奖项主导,而忽视了问题意识,忽视了经世致用,越来越窄,越走越专,那么这门学科就失去了活力,也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人对经济学经世致用的理解,对社会科学经世致用的理解,其实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学术风格,就如欧洲经济学派、美国经济学派各有风格一样,而不必完全在意是否得奖,不必完全在意是否发了顶尖文章,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急不得。简而言之,为人为学,其实浑然一体。《宏观中国》是着实之论,也是平实之言,但一个实字谈何容易呢?

 

说实话,接到张老师邀请,写书评我自觉不够格,但这不妨碍我谈谈以上的感受。实际上,读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平心静气、学习思考、展望规划的过程。如果说医学治病救人,社会科学“医心医国”,作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经济学理应经世济民。如果说一个顶尖的好医生是拿得了手术刀,进得了实验室,写得了论文,上得了讲台,不仅医术高明、研究出色,而且桃李芬芳,那么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则应该是集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市场分析、人才培养于一身的高手。这个要求很高,但值得追求。这是我眼中的张老师,也是我对经济学家群体的期待,更是对自己的一个要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以直接购买《宏观中国》一书。


京东



当当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296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