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注:本文是我的学生Nash对《宏观中国》的评论。Nash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青年学者,思考的独立性与批评性很强。我们俩之间曾经就社会阶层流动性下降的背景下年轻人应该如何应对展开过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中回顾)。这次,他再次出手,给我的新书写了篇评论。兼听则明,转发一下,供朋友们参考。


张老师终于出版了他的巨著,《宏观中国》。好家伙,立意高、雄心大。

大家都知道,这本书好评如潮,多次卖断,无需我再修饰。鄙生人微言轻,也不够格打Call。但有幸在初稿阶段就快人一步,先行拜读过一遍。发行后又认真读了一遍。相比那些慕名张老师江湖飒气仅草草看了一遍目录就摇旗呐喊的人们,我觉得我也应该有一点发言权。

还是有几个问题,不得不提出来再怼一次。

其一,这本书还是太初级,食之有益但嚼不练力。

十年一剑的鸿篇巨著,我本已摩拳擦掌,还翻出新的笔记本准备学习,结果,就这小学数学水平的宏观经济?两三天就能看完一整遍。不过就是把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套了个中国情况掰开揉碎了,又重新摆盘拼出个恐龙骨架蛋糕,这就是典型的婴幼儿喂食,消化能力倒是提升了,但这样喂养的读者什么时候才能啃得动水煮硬骨头。吃过这样的食物,以后还能吃其它的食物吗,以后要是没有这样的食物了,让读者怎么办,实在居心叵测!这些年我遇见人就苦口婆心地劝:“别瞎看了,回去用半个月好好看一遍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吧,一辈子半个月不费事”,本来就没什么人听。这可倒好。张老师搞出这样的东西,以后谁还看宏观经济学教材练习牙口。奉劝张老师以后要对这事着实承担起长期责任。

其二,这本书太过于全面,食之味美但刁嘴伤胃。

草草十来万字,就敢把宏观基础理论的高山、周期波动的桥梁、乃至通达资产配置的原野,一席贯穿。一桌好菜,往往是要有特色的。这可好,直接给摆一桌中华全席,让人咋吃!吃快了、吃多了撑,吃慢了、吃少了亏。只管上好菜,只管得好评,不顾读者的馋迷,让人伤胃。中华全席这种事是时常吃得上的吗?把嘴吃刁了,把胃撑大了,吃其它席不解馋不解饿了,怎么办?奉劝张老师以后要对这事着实承担起长期责任。

其三,这本书看似显学,但实则更高层次的玄学,容易致人心痴癫狂。

宏观经济学已经成为业界四大玄学之一,原本就备受争议。我每每出门介绍我的研究方向是“宏观理论,XXXX,...”。一般只说完前四个字,大家就会有一种心领神会的“敬佩”眼神。要知道,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玄学,是有它内在道理和逻辑必然的。其中有一点就是这门学科太容易让人走火入魔。你看看我,就是前车之鉴啊,原本读硕我就是下定决心跳个槽多赚点钱,张老师上来不闻不问就扔给我一本布兰查德的宏观,致使我十年至今清贫,还时常跟小孩抢夺画画纸张在那里乱涂乱算、不务正业。这门学科原本门槛高,不容易让人误入歧途。这本书可好,不仅让人一窥玄机,还干脆把人请进来直接敞开了看,还告诉世人“你也学得懂~”。本来要是都觉得宏观经济学没什么用,反而能够保全更多人不至癫狂。这本书非要跳出来展现宏观经济学不但有用,还有大用。要知道在大众眼中,处世之道并非玄学,治世之法才是真玄学。不知又有多少人要因此而迷恋宏观经济学的魅力,痴心宏观经济研究而走上不归路。这事,能负得起责任吗?奉劝张老师以后要对这事着实承担起长期责任。
当然,咱们公允地说,这本书也有少许优点。

大部分人对张老师的了解,即便是他的同辈,大多也是从他的江湖名气。而我对张老师的了解,始于他少初成名却又被迫放弃进一步深入宏观理论研究时的学者初心。但也正是这种初心,始终限制了他的名气。这么说吧,如果越是近距离看,就越有一种担心他放不开、自己找累的感觉。既不能彻底放开自己混入红尘在业界好好养身,又不能干脆忽视业界的呼喊回到庙堂里来修身落个清净。张老师的书有一点原则是很负责的,他从不动辄讲什么什么主义,也不讲XXX经济学,不像很多首席或知名专家,动辄就要搞个大新闻。庐山和黄山形态不同,但具体到石头土质和地质结构,异同又是另一回事。在经济学里面,理论体系里本来就只有宏观和微观两门,所谓的主义或门派大多只是针对外人看不懂的哗众取宠。这本书也继承了张老师这一点原则。它虽然是科普书,但也还是基本遵循着经济学理论体系。就凭这一点,它也值得在中国琳琅满目的宏观解读中占据第一排。

从宏观理论到资产配置,这本书其实并非骐骥一跃。宏观资产配置与微观资产配置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换言之,宏观资产配置只能说勇敢地跨过了周期的河流,进入了沼泽。但进入沼泽后怎么走才能寻找到宝藏,那是微观资产配置的事,路途仍远。如果跟踪阅读张老师的评论文章就可以知道,他在这条路上仍然驽马十驾,一点一点开拓地图,将那些坑和道路都标注出来。如果我们对资产配置的荒原和沼泽仍然觉得了解甚少,那这本书至少是我们对已开拓前沿标注得最清楚的地图。

最后,这本书基本将过去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进行了总体归纳,对读者而言是非常省功夫的一个福利。但同过去大部分中国经验研究一样,在鄙生看来有点隔靴搔痒。它们讲必要条件很多,讲充分条件较少。换言之,具有类似禀赋和特征的国家也有很多,但基本都没中国成功,甚至现实来看很多国家从中国学习复制了很多微观实践路径,大部分也都失败了。因此,这些必要条件要怎样才能发挥出作用,要如何才能实现更好的成效,讨论那些仍未被发掘的充分条件,才是中国经验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如果这些充分条件不加以严谨讨论,而草草地归于国情,那才是玄学。已有两三代人在这些问题上孜孜不倦的努力,我相信现代经济学一定能针对中国经验形成一个更完整的科学理解与认识。我也相信在这本书未来不断的再版中,这些问题也将得到更全面的解答。

这本书雄心很大。我希望它能成功!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296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