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注:本文为笔者接受牛津中国论坛的书面访谈。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欢迎大家关注伦敦政经—牛津中国论坛2020“合作与竞争:新时代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与机遇”。

 

 

1. 如何看待中国发展城市群的政策导向?这会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影响?

 

张明:都市圈、城市群建设是新时代中国政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在2020518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指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实施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换言之,我认为,都市圈、城市群建设都是未来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体现。另一方面,在202049日出台的《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意见》中,提出未来要加大土地、劳动力、人才、金融、科技、数据要素的市场化定价与自由流动。要素市场化定价与自由流动的结果,必然是会向一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要素需求大且回报率高的地方流动。这也意味着未来区域一体化将会加速。

 

    当前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停滞甚至倒退、孤立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经贸摩擦加剧,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挑战可谓前所未有。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领导人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依赖国内大循环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就必须进一步打破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面临的各种障碍,打造国内统一大市场。这就意味着新的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与之相伴生的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将会全面提速。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更大程度上由国内消费、国内投资来贡献。换言之,为了进一步挖掘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的潜力,都市圈、城市群建设是一个必然选项。

 

2. 纵观全球,经济发达的超级城市往往存在于城市群中。城市群的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吗?

 

张明:的确如此,从全球主要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很多超级都市都存在于城市群中。例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东京横滨城市群、首尔世宗城市群等。在一个大市场中,如果资源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资源可以由价格引导而进行自由流动的话,那么要素聚集就是一个大趋势。如果政府对要素聚集抱以鼓励、引导的态度,那么区域一体化将会提速,进而形成都市圈与城市群。但如果政府对要素聚集抱以反对、阻碍的态度,那么区域一体化就可能中断,高水平的都市群与城市群未必会出现。该国的区域发展可能更加均衡,但很可能是一种违背了市场规律的低水平均衡。

 

3. 城市群的发展与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去全球化倾向和近期的疫情会对城市群的发展带来致命性挑战吗?

 

张明:2008年之后在贸易等领域的确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该现象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可能进一步加剧。例如,全球产业链未来可能缩短,变得更加区域化。这自然会影响跨国要素流动,对全球城市群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全球化速度的放缓可能会造成区域化速度的加快。而要素在区域内的加速聚集同样也会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正如我在第一个问题中所言,为了应对全球化逆转可能造成的负面冲击,中国未来将会更加依赖国内统一大市场驱动发展,这就意味着要加快各要素在中国的市场化定价与自由流动,这将会有助于区域一体化加速、都市圈与城市化加快发展。

 

4.可否具体谈谈海南自贸港的设立?这项政策对城市群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推动作用?

 

张明:目前国内已经有10余个省级自由贸易区,但海南自贸港是第一个自贸港。与“境内关内”的自贸区相比,“境内关外”的自贸港在开放程度上更高。因此如果海南自贸港能够成功推出并快速发展的话,这不仅对海南省、对华南地区,甚至对整个中国经济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魔鬼在细节中。海南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开发的机遇,但最终都因为投机套利活动的兴起与衰落而不了了之。海南自贸港要获得持续快速发展,至少要做好以下四件事情:第一,海南自贸港在未来建设过程中,应努力避免再度沦为投机套利之地;第二,海南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与政策优势来具象化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努力弥补可能阻碍目标实现的短板;第三,海南应该处理好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找准自身的独特定位;第四,落实配套细则、人力资本建设与放松中央管制,对于海南自贸港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毋庸置疑,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创新策源地,并将在未来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海南与粤港澳大湾区仅有一个海峡之隔,因此,处理好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关系,对于海南的差异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这里笔者提出两条思路。其一,不妨通过海南自贸港建设来带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粤西与桂东的发展。粤西与桂东是内地与海南的天然连接通道,且迄今为止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因此,海南在建设自贸港的过程中不妨加快与粤西、桂东的基础设施与经济联动,带动粤西与桂东的发展,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岭南地区的一体化、高水平、均等化发展进程。其二,加快与深化琼港澳合作。作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港,海南未来属于“境内关外”,这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相比具有更开放的制度优势。这就意味着,至少在要素自由流动层面,海南与香港、澳门的相似度更高。因此,加快海南与香港、澳门之间高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强化海南的独特优势与竞争能力。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409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