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为笔者团队近期新著《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的章节目录。从中不难看出,我们每章的篇章结构都基本上按照历史背景、资源禀赋、经济环境、国际经验与投资机会这五个部分来安排。最后一章则从经济概况、资源禀赋、竞合关系等角度来比较五大增长极,探讨其发展定位与投资机会。
当我们团队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做这项专题研究时,在国内尚属极少数。但自党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4月出台关于鼓励要素自由流动与市场化定价的重要文件后,关于区域一体化的研究开始变得非常火热。
之所以能够在2018年下半年启动此项研究。一个基本的思考过程是,随着中美经贸冲突在2018年春季爆发并显著加剧,认识到中美经贸摩擦长期化与持续化是必然趋势。那么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更多要挖掘内部潜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一个前提是要打破要素在国内流动的藩篱,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一旦允许要素自由流动自由聚集,那么新一轮区域一体化将会加速。与新一轮一体化相伴相生的都市圈与城市群建设,有望成为未来1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我们萌生这些想法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之前,但很多具体思路其实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相吻合的。
第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
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会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主引擎
第二章 大湾区珠三角:金融、创新为两翼,内外联动助腾飞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先行者,腾笼换鸟迎创新
资源禀赋:坐拥世界级港口群,高端人才助创新开放
经济环境:出口数据亮眼,金融高校优势显著
国际经验:三大湾区各具特色,粤港澳模式或为“金融+创新”
投资机会:加强三地融合发展,产业投资聚焦新经济
第三章 转型期长三角:区域均衡、联系紧密,创新、开放双箭齐发
历史背景:三阶段发展铸就世界级城市群
经济环境:经济水平全国领先,区域均衡优势凸显
资源禀赋:基建完善、交通便利,资本、人才积累雄厚
国际经验:科技推动跳跃发展,创新、开放互促互进
投资机会:产业投资需关注六大领域,上海及圈层核心城市房产价值凸显
第四章 雄安版京三角:创新驱动均衡发展,千年大计重振华北
历史背景:承接非首都功能,新时代创新试验田
资源禀赋: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制度红利助推创新
经济环境:京津冀经济分量重、债务压力小,优质教育、科技、金融资源集中
国际经验:雄安新区的启示——以韩国世宗市为例
投资机会:地产投资看“节点”,产业投资看高端
第五章 高铁塑中三角:强化区位人口优势,发展新兴制造产业
历史背景:先强后弱曲折发展,中部崛起正当时
经济环境与资源禀赋:区位四通八达,人口红利巨大
国际经验:以点带面,多元发展
投资机会:新兴产业与武汉、郑州、长沙楼市颇具看点
第六章 新时代西三角:分工明确、错位发展,教育、科研助力腾飞
历史背景:西部大开发与西三角经济区的成型
经济环境与资源禀赋:旅游资源与科研优势突出
国际经验:产学研结合,错位发展
投资机会:新兴产业与重庆、成都、西安楼市颇具看点
第七章 五个城市三角: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历史背景:重东部轻西部,重沿海轻内陆
五大城市群的经济概况梳理
五大城市群的资源禀赋对比
五大城市群竞争与合作展望
总结:五大城市群的发展定位与投资机会

《五大增长极》京东有售
点击前往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