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21年7月中旬,我和研究团队一起赴江苏昆山调研。距离上一次去昆山,已经十年有余了。昆山古称娄县,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祖冲之曾经在此担任县令,这里也是归有光、顾炎武等文学家的故乡。还记得中学时期读到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结尾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禁掩卷唏嘘。
 
在调研之余,我们参观了位于市中心的亭林园。亭林园的得名,或许是因为顾炎武号亭林。园中有顾炎武纪念馆。馆中的如下一段话让我思索良久、心有戚戚:“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句话引自顾炎武煌煌巨著《日知录》,也是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由来。再回想到顾炎武先生在明末清初之行状,不由得让人为之钦服。
 
然而,更令人感叹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昆山突飞猛进式的发展。2020年昆山的GDP达到4277亿元,连续16年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之首。作为一个县级市,昆山的GDP居然超过了宁夏、青海与西藏,据说还超过了全球范围内60%以上的国家!昆山的人均GDP也超过了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这不得不令人感叹其发展之奇迹。
 
笔者喜欢用人口净流入来衡量一个城市的活力与竞争力。在这一方面,昆山可谓其中翘楚。根据七普调查数据,昆山常住人口达到318万人,但户籍人口仅为107万人,这意味着外来人口达到三分之二。在这里,外来人口被友好地称之为“新昆山人”,由此凸显了昆山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
 
台资企业可谓昆山经济发展的基石,目前昆山有5000台资企业、10万台湾同胞的说法。台资企业对昆山经济的贡献,可以用“三五六七”来概括,也即台资企业贡献了昆山GDP的30%、工业总产值的50%、外商直接投资的60%以及进出口总产值的70%。台资企业在昆山的个体规模与总体体量,也显著超过了厦门、福州、东莞等传统台企聚集城市。这里的台企已经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与庞大的产业集群。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与昆山市政府各级官员有着密切的互动。他们对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的各方面数据非常熟悉,对企业经营的痛点痒点有着深入了解,对待本职工作可谓既兢兢业业,也积极求变。根据我在广东、浙江与江苏等地多年调研的经历,这些地方的政府与官员真正可谓“有为政府”的样板,真正具备了市场导向型、服务型政府的气质。
 
事实上,昆山的跨越式发展,也与政府的积极有为高度相关。当地将“昆山之路”的精神,总结为五个“转”,也即农转工(由农业主导转为工业主导)、内转外(由对内为主转为对外为主)、散转聚(由分散式经营转为集群式经营)、低转高(由低附加值转为高附加值)以及大转强(由规模转为高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当地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产业发展与资源配置。昆山的发展经验,可谓是对林毅夫老师首倡的“新结构经济学”的一个完美诠释。
 
我们这次来昆山调研,是研究如何在两岸贸易中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计价与结算。昆山的两岸贸易无疑是非常发达的。但截至2020年,昆山跨境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本外币结算总额的比重仅为10%,显著低于中国对外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这是为什么呢?
 
调研发现,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昆山台资企业的生产模式。昆山台资企业较多采用的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这意味着关键原材料源自其他国家,而最终销售市场也在欧美国家。由于采购与销售的两头都习惯以美元计价,因此如果在生产这一中间环节采用人民币计价的话,那么企业就会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这是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仍然倾向于用美元计价与结算的核心原因。
 
此外,很多昆山台资企业也反映,最近几年以来,人民币兑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波动明显上升,这使得其利润率面临较大的波动。如果不做套期保值,那么汇率的一个波动就可能吃掉所有利润。如果做套期保值但汇率没有发生相应波动,较高的套保费用依然会显著降低利润率。这些企业普遍呼吁,希望能够降低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性。但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研究汇率问题的学者而言,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波动性日益增加,这可能将会成为难以逆转的现实。昆山台资企业可能要进一步学会如何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共处。
 
昆山台资企业反映的较多的另一个问题,是境外居民、企业与金融机构在获得人民币之后的资产配置问题。迄今为止,境外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的类型较为单一、收益率偏低、流动性比较有限,这也是制约相关企业愿意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的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不能提供具有吸引力与流动性的人民币计价金融资产,就很难提高境外相关主体对人民币的真实、粘性需求。
 
最后一点是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结算的便利化程度仍然较低。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外币跨境结算,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便利化程度可能更低一些;另一方面,中资金融机构在提供相关国际化服务方面,与全球同行相比也的确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迎头赶上。
 
唐代杜甫送好友入朝,路过昆山千灯镇时,写下了“谁分亭林千古后,兴亡责在九霄边”的名句。顾炎武以亭林自称,或许就出自此处。昆山的转型升级与跨越式发展,既提升了昆山本地人民的福利水平,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也为中国很多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样板与宝贵经验。笔者衷心希望,昆山能够利用设立“建设金融支持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改革创新试验区”(简称昆山金改区)的契机,克服各种障碍,推进两岸贸易中人民币计价结算比例不断提高,推动两岸货物、资金、人员的进一步流动与融合,为两岸合作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注:本文为《金融博览》专栏文章,发表于2021年第8期。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文中配图摄于昆山亭林园。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304篇文章 11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