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源基金会成立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评论
注:下文是2013年6月30日,笔者参加博源基金会成立五周年学术研讨会时,在议程三“人民币可兑换进程与资本市场开放”讨论环节的评论。根据会议速记整理而成,经过本人修订。
我首先回应一下秦晓老师的两个观点。
观点之一,秦晓老师认为,中国资本账户管制的后果是让中国老百姓补贴了美国人。其实,导致中国人补贴美国人的根源,并非资本账户管制,而是扭曲的人民币利率与汇率。这恰好是我们为什么主张人民币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应该先于资本账户全面开放的原因之一。
观点之二,秦晓老师认为,如果中国政府不推出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表,那么若干年后,中国的资本账户恐怕依然不会开放。事实上,我们并不反对用时间表来倒逼改革的做法。我想,大家在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并无分歧。因此,与其推出一个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表,我们为什么不能推出关于加快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时间表、打破国有企业对若干服务业部门垄断的时间表、推进中国各类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时间表呢?这些结构性改革的时间表,其重要意义要远远超过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表。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后面这些结构性改革推进起来比较难,就挑一个受到阻力较小的软柿子捏。何况,资本账户开放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在推出时间表方面,我们不能避重就轻。
作为一个在近期参与了中国政府是否应该加快资本账户开放讨论的学者,我发现,当前的讨论陷入了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讨论的焦点本来是是否应该加快资本账户开放,而现在似乎变成了是否应该开放资本账户。其实正反双方,对开放资本账户并无不同意见,争论的焦点仅仅是速度与节奏。
误区之二,正反双方各说各话,不能形成真正的交锋。关键在于,在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建议真正形成正式文件之前,央行应该向外界公布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细节,这样才有助于推动讨论的深入。否则,当反方就若干问题展开讨论时,正方总是说,你们理解的资本账户开放,和我们想做的资本账户开放,是两码事。
刚才邢秘书长提到,资本账户管制会导致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分配恶化。我承认,人民币利率管制加上资本账户管制,的确在收入分配上对老百姓不利。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利率管制是主因,资本账户管制不过是配套措施。我们不能把板子仅仅打到后者身上。要改善居民部门的收入分配,恐怕当务之急依然是放开对基准存款利率的管制。
在收入分配方面,我还有另外一个担忧。让我们做一个思想实验。假定中国政府的确加快了资本账户开放,不幸的是,这导致中国在未来3至5年内爆发了一场大规模金融危机。那么试问,危机之后,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是会改善呢,还是恶化呢。我们如此期盼的国内结构性改革,究竟是会加速推进呢,还是会被推迟甚至取消呢?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