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民日报》约稿,尚未发表,谢绝转载

 

    6月中旬,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的半年度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从3.0%下调至2.8%。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Kaushik Basu建议美联储将首次加息时点推迟到2016年,以避免汇率波动状况加剧从而进一步损害全球经济复苏。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态势都不尽如人意,分化与停滞成为当前的两大特征。所谓分化,是指无论在主要发达国家(美、欧、日)之间,还是新兴市场大国(例如金砖五国)之间,经济增长态势都相差迥异。所谓停滞,是指长期性停滞(Persistent Stagnation)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面临的现实风险。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爆发7年时间了,但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依然远低于危机前的增速。目前发达国家除了美国,新兴市场大国除了印度之外,普遍都面临着增长下行或停滞的局面。

    分化的经济增长态势,造成了主要国家央行货币政策的分化。受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影响,美联储已经在2014年退出了量化宽松,并即将步入新一轮加息周期。由于增长低迷已经由外围国家传递至核心国家,欧洲央行不但将基准利率将至负利率期间,还在2015年实施了新一轮加码的量化宽松政策。而日本央行自安倍首相上台之后,就实施了史上最宽松的量宽政策并延续至今。目前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呈现出分化格局。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国家为缓解经济下行,实施了以降息为代表的宽松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以巴西为代表的一批国家为抑制通胀与资本外流,不得不采取加息等方式来进行应对。

    货币政策的分化自然会对汇率产生重要影响。受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影响,过去两年美元兑全球主要货币(例如欧元、日元、俄罗斯卢布等)汇率呈现出强劲升值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汇率变动与资本流动结合起来,将形成一种正反馈的机制。例如,受美联储加息以及美元走强影响,目前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资本外流的局面。资本外流将会导致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市场上本币供过于求、外币供不应求,从而加剧本币贬值预期,而本币贬值预期又将刺激更大规模的资本外流。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已经由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蜕变为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例如根据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17个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导致全球贸易增长率下滑0.9个百分点,而在2000年至2014年期间,这些国家每年为全球贸易增速贡献2.5个百分点。导致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处于持续熊市,二是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三是中国经济增速显著下行导致进口增速下降。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全球经济增速低迷,特别是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为了通过出口来刺激增长与就业,全球大国之间就容易爆发以邻为壑的汇率战。目前考虑到美联储即将步入加息周期而引发的新一轮美元汇率走强,在部分发达国家(例如欧元区与日本)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出现本币兑美元汇率竞争性贬值的风险,无疑正在上升。

    从美国政府一贯的经济政策制定来看,考虑政策的外部性不是其优先选项,货币政策的变动主要受国内因素影响。因此,除非美国经济第二季度增速继续低迷,否则美联储在今年年底加息的概率依然较大。为了避免美联储加息引爆新一轮全球汇率战,主要国家应该通过各种多边平台(特别是二十国集团)增强政策协调。毕竟,从全球视角出发,汇率战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最终会构成对世界经济的一种伤害,而非福音。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303篇文章 6天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