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自2007年博士毕业至今,我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从事国际金融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3月,也是机缘巧合,我受邀到平安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一职。虽然一直在智库工作,然而出于研究需要,我长期关注国内资本市场上的宏观研究,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同时也认识到相关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市场上的研究报告大多千篇一律、过于雷同、分析过于短期化、缺乏一以贯之的体系与逻辑支撑等。
 
在2006年年初至2007年第一季度期间,我与盘古智库合作,推出了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季度研究报告系列。这个研究报告的特色,是简洁、锋利、可验证。例如,全球宏观主报告与中国宏观主报告,我们均沿用“本季度发生的重大问题——重大问题背后的趋势与逻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宏观政策的应对)——未来半年的投资建议”这一写作框架,而不像传统宏观报告那样按部就班洋洋洒洒。又如,在2016年四个季度的全球宏观专题报告中,我们分别讨论了美元、原油、黄金与潜在的中美贸易摩擦;而在2016年四个季度的中国宏观专题报告中,我们分别讨论了教育、医疗、养老与住房(这被我们概括为民生四部曲)。所有报告的篇幅均严格控制在8-12页之内。
 
尽管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报告只持续了五个季度的短暂时间,但依然在研究圈内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这反映了我与团队成员(郑联盛、王宇哲、杨晓晨、肖立晟)的一种努力,即要做与众不同、标识性强、富有前瞻性的宏观研究。研究不是数据解读性的、而是趋势研判性的,研究要敢于做短期预测,而不两面下注。研究要富有冲击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到平安证券工作之后,我试图把自己在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心得,注入到平安证券宏观团队的相关研究之中。这主要表现在,在常规性的研究报告(月报、周报、数据解读等)之外,我们试图做与同业不太一样的专题研究或深度研究。在这些报告中,我们更加关注中长期趋势,试图以穿越短周期的视野去分析一些更重要的慢变量。
 
近两年来,我们推出了一些在市场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系列研究报告。
 
例如,2017年下半年,我们推出了四期中国房地产市场深度研究报告,从周期演化、城市分化、金融风险与调控策略四个角度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其他券商研究报告的显著不同在于:第一,我们通过构建一个城市房地产基本面分析模型,来分析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潜力。记得在报告中,我们基于模型的分析指出,在35个大中城市中,厦门是房价最被高估的城市之一,而成都是房价最被低估的城市之一。后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无疑印证了我们的判断;第二,我们估算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中涉房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并以情景分析的方式来推测如果房价显著下跌,可能给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以及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造成的潜在冲击。
 
又如,2018年上半年,我们在市场上率先推出了中美贸易战的系列研究报告。从美国开展贸易战的历史经验、本轮中美贸易战会拿哪些行业开刀、美国在贸易领域之外的后手、贸易战可能演化为金融战等视角,对中美贸易战的演进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记得我在2018年3月的路演中,就着重强调了中美贸易战加剧对宏观经济与资产价格的不利影响。而在那时,国内市场普遍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前景抱以乐观的态度。应该说,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系列报告的相关预测。当然,从2018年第二季度起,国内券商就开始密集地研究中美贸易战了,相关研究报告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
 
再如,从2018年第2季度起,我就带着平安证券宏观团队,开始进行新时代中国区域一体化的系列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个专题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如下考量:第一,区域先行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策略之一。“八十年代看广东、九十年代看浦东”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继珠三角、长三角成功崛起之后,其他的区域发展概念(例如京津冀、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似乎都没有前两者那么成功;第二,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长期性停滞)、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将主要在国内,而如何实施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可能成为政策的重中之重。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等概念的提出,背后都折射出区域一体化或区域联动的新思路;第三,从资源集约与市场趋势的角度来讲,中国政府都应该推进城市化而非城镇化。但在目前限制超大城市规模的政策已成定局的前提下,城市集群的发展无疑是大势所趋。
 
我们的研究选取了五个最具代表性、也最富增长前景的区域,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中部六省与西三角(成都、重庆、西安)。每个研究报告都分析了这个区域的资源禀赋、当前产业、优势劣势,也努力与发达国家特定区域对标,最后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产业与投资领域。在总报告中,我们对这五个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
 
我们的分析发现,其实在每个区域中,都有一个核心的城市三角形涌现出来。粤港澳湾区的核心三角形是深圳、广州与佛山(东莞无疑是一颗遗珠),长三角的核心三角形是上海、杭州与南京,京津冀的核心三角形是北京、天津与雄安(当然,雄安的未来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中部六省的核心三角形是武汉、郑州与合肥(长沙也是一颗遗珠),而西三角的核心城市则是成都、重庆与西安(贵阳也是一颗遗珠)。有趣的是,在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城市之间也有分工。大致看来,都有一个金融中心、一个制造中心、一个研发中心。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很可能就是代表这五个核心区域的五个城市三角形。无论增长动力还是投资领域,市场与投资者都应该集中关注这五个城市三角形。例如,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发生趋势性转变的背景下,未来如果说房地产投资还有潜力的话,很可能就在我们框定的这15-20个城市里。而在一个城市三角形中,房价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的,就很可能具有较大的房价上涨潜力。
 
呈现在笔者眼前的这本新书,就是我们团队关于新时代中国区域一体化的系列研究成果。我们期望这一系列的研究,能够推动学界、市场与政策制订者们更加关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事实上,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趋势性下降、增长效率持续低迷、全球经济尚未摆脱长期性停滞、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如何重新激活中国的新一轮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中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更好地融合、消除区域之间的各种有形无形壁垒、锻造交易成本更为低廉的全国大市场,这既是中国经济确保持续增长、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焕发消费引擎活力、推动消费持续升级的重要举措。
 
最后,我要感谢平安证券宏观团队的各位成员:陈骁、魏伟、薛威、杨璇、郭子睿、王鑫等。她(他)们均为报告的写作尽心尽力,还花费了很多工作之外的时间。感谢平安证券各位领导们的大力支持。尤其感谢平安证券研究所所长甯正宇先生的领导与支持。记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能够找到一帮志同道合、彼此信赖的朋友与同事,工作时戮力同心相互扶持,闲暇时喝点小酒并交流些八卦,这才是我能够身心健康地工作至今的最大秘诀。其实,这句话,也是我在平安证券研究所工作时的直接体会。
 
注:本文为笔者为平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五个城市三角形 未来增长主引擎——新时代中国区域一体化蓝皮书》撰写的序言。这本蓝皮书是过去半年以来平安证券宏观团队关于五个重点区域的系列研究合集。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303篇文章 22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