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注:本文为笔者最近出版的新著《五大增长极:双循环格局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张明、魏伟、陈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版)的序言。
 
自2007年博士毕业至今,我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国际金融与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也是机缘巧合,我受邀到平安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一职。虽然一直在智库工作,然而出于研究需要,我长期关注国内资本市场上的宏观研究,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同时也认识到相关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市场上的研究报告大多千篇一律、过于雷同、分析过于短期化、缺乏一以贯之的体系与逻辑支撑等。
 
在2016年年初至2017年第一季度期间,我与盘古智库合作,推出了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季度研究报告系列。这个研究报告的特色,是简洁、锋利、可验证。例如,全球宏观主报告与中国宏观主报告,我们均沿用“本季度发生的重大问题——重大问题背后的趋势与逻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宏观政策的应对)——未来半年的投资建议”这一写作框架,而不像传统宏观报告那样按部就班洋洋洒洒。又如,在2016年四个季度的全球宏观专题报告中,我们分别讨论了美元、原油、黄金与潜在的中美贸易摩擦;而在2016年四个季度的中国宏观专题报告中,我们分别讨论了教育、医疗、养老与住房(这被我们概括为民生四部曲)。所有报告的篇幅均严格控制在8-12页之内。
 
尽管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报告只持续了五个季度的短暂时间,但依然在研究圈内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这反映了我与团队成员(郑联盛、王宇哲、杨晓晨、肖立晟)的一种努力,即要做与众不同、标识性强、富有前瞻性的宏观研究。研究不是数据解读性的、而是趋势研判性的,研究要敢于做短期预测,而不两面下注。研究要富有冲击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到平安证券工作之后,我试图把自己在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心得,注入到平安证券宏观团队的相关研究之中。这主要表现在,在常规性的研究报告(月报、周报、数据解读等)之外,我们试图做与同业不太一样的专题研究或深度研究。在这些报告中,我们更加关注中长期趋势,试图以穿越短周期的视野去分析一些更重要的慢变量。
 
近几年来,我们推出了一些在市场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系列研究报告。
 
例如,2017年下半年,我们推出了四期中国房地产市场深度研究报告,从周期演化、城市分化、金融风险与调控策略四个角度分别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其他券商研究报告的显著不同在于:第一,我们通过构建一个城市房地产基本面分析模型,来分析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潜力。记得在报告中,我们基于模型的分析指出,在35个大中城市中,厦门是房价最被高估的城市之一,而成都是房价最被低估的城市之一。后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无疑印证了我们的判断;第二,我们估算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中涉房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并以情景分析的方式来推测如果房价显著下跌,可能给整个商业银行体系以及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造成的潜在冲击。
 
又如,2018年上半年,我们在市场上率先推出了中美贸易战的系列研究报告。从美国开展贸易战的历史经验、本轮中美贸易战会拿哪些行业开刀、美国在贸易领域之外的后手、贸易战可能演化为金融战等视角,对中美贸易战的演进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记得我在2018年3月的路演中,就着重强调了中美贸易战加剧对宏观经济与资产价格的不利影响。而在那时,国内市场普遍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前景抱以乐观的态度。应该说,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系列报告的相关预测。当然,从2018年第二季度起,国内券商就开始密集地研究中美贸易战了,相关研究报告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意见》。这一文件提出要加快土地、户籍、人才、金融、科技、数据等要素的价格市场化以及自由流动。这意味着,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要素市场化配置将成为中国下一轮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而在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背景下,以区域经济体一体化为核心的都市圈建设与城市群建设将成为大势所趋。
 
2020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该文件指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完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进实施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很可能成为贯穿十四五、十五五规划时期的结构性改革总方向。笔者认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至少有三大政策支柱:一是消费扩大与消费升级,二是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三是要素流动与区域一体化。换言之,区域一体化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
 
在2020年10月29日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
 
事实上,从2018年第2季度起,我就带着平安证券宏观团队,开始了新时代中国区域一体化的系列研究。之所以选择这个专题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如下考量:第一,区域先行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策略之一。“八十年代看广东、九十年代看浦东”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继珠三角、长三角成功崛起之后,其他的区域发展概念(例如京津冀、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似乎都没有前两者那么成功;第二,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长期性停滞)、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将主要在国内,而如何实施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可能成为政策的重中之重。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等概念的提出,背后都折射出区域一体化或区域联动的新思路;第三,从资源集约与市场趋势的角度来讲,中国政府都应该推进城市化而非城镇化。但在目前限制超大城市规模的政策已成定局的前提下,城市集群的发展无疑是大势所趋。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这本书,就是我们团队在上述系列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扩充、更新与完善之后的新成果。
 
在本书的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五个最具代表性、也最富增长前景的区域,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中部六省与西三角(成都、重庆、西安)。每一章都分析一个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当前产业、优势劣势,也努力与发达国家特定区域对标,最后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产业与投资领域。在全书结束部分,我们对上述五个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
 
我们的分析发现,其实在每个区域中,都有一个核心的城市三角形涌现出来。粤港澳湾区的核心三角形是深圳、广州与佛山(东莞无疑是一颗遗珠),长三角的核心三角形是上海、杭州与南京,京津冀的核心三角形是北京、天津与雄安(当然,雄安的未来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中部六省的核心三角形是武汉、郑州与合肥(长沙也是一颗遗珠),而西三角的核心城市则是成都、重庆与西安(贵阳也是一颗遗珠)。有趣的是,在每个三角形中,三个城市之间也有分工。大致看来,都有一个金融中心、一个制造中心、一个研发中心。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很可能就是代表这五个核心区域的五个城市三角形。无论增长动力还是投资领域,市场与投资者都应该集中关注这五个城市三角形。例如,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发生趋势性转变的背景下,未来如果说房地产投资还有潜力的话,很可能就在我们框定的这15-20个城市里。而在一个城市三角形中,房价明显低于其他城市的,就很可能具有较大的房价上涨潜力。
 
有经济学家认为,在东亚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雁阵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美国与日本是领头雁,中国与亚洲四小龙是第二梯队,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则是第三梯队。我们则认为,在未来中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中,也存在新一轮的国内雁阵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是领头雁,京津冀、中三角与西三角是第二梯队,而全国其他区域则是第三梯队。这三个梯队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交集程度与市场化程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知识扩散、产业转移与差异化发展战略提供了腾挪空间。在全球贸易投资体系日益碎片化、经济与金融全球化面临逆转威胁、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波诡云谲的环境下,这一新的国内雁阵模式使得中国经济不仅能够深度挖掘内部统一大市场的潜力,还能够更好地开展与其他国家、其他区域(例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全球产业链演进可能会出现区域化与本地化的新趋势,未来中国亟需增强在东亚产业链的龙头与枢纽作用。再考虑到RCEP在2020年底终于成功签署,这就意味着,未来在东亚区域可能形成以中日韩澳新为领头雁,以东盟较为发达成员国为第二梯队,以东盟欠发达成员国为第三梯队的新的国际雁阵模式。国内国际双雁阵模式的塑造,有助于中国强化自己在全球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并实现“以内促外”式的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互动。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这本新书,就是我们团队关于新时代中国区域一体化的系列研究成果。我们期望这一系列的研究,能够推动学界、市场与政策制定者们更加关注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事实上,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趋势性下降、增长效率持续低迷、全球经济尚未摆脱长期性停滞、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如何重新激活中国的新一轮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中西部经济与东部经济更好地融合、消除区域之间的各种有形无形壁垒、锻造交易成本更为低廉的全国大市场,这既是中国经济确保持续增长、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保障,也是进一步焕发消费引擎活力、推动消费持续升级的重要举措。
 
最后,我要感谢平安证券宏观团队的各位成员:陈骁、魏伟、郭子睿、薛威、杨璇、王鑫等。她(他)们均为报告的写作尽心尽力,还花费了很多工作之外的时间。感谢平安集团与平安证券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能够找到一帮志同道合、彼此信赖的朋友与同事,工作时戮力同心相互扶持,闲暇时喝点小酒并交流些八卦,这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工作环境。其实,这也是我在平安证券工作的直接体会。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382篇文章 42秒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