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民日报》约稿,尚未发表,谢绝转载

根据国际清算机构SWIFT最新发布的数据,截止20138月底,人民币已经成长为全球第八大交易货币,以及全球第十二大支付货币。考虑到当前距离2009年中国央行开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仅四年时间,这一进展无疑令人振奋。

问题在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外国居民和企业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与交易呢?

原因之一,在于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成就斐然。尽管GDP增速已经由危机前的10%左右下降至目前的7-8%左右,但中国经济增速依然高于目前3-4%的全球经济增速,更高于目前1-2%左右的发达经济体增速。对中国经济增长现状的认可,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看好,是境外投资者愿意持有人民币的重要基本面因素。

原因之二,在于人民币汇率走势强劲。自20057月汇改启动以来,无论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是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均超过30%。尤其是进入2013年以来,由于市场对美联储退出量宽的预期增强,导致美元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显著升值,而人民币居然还对美元保持强势,这就增强了人民币及相关资产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原因之三,在于通过各种方式投资内地人民币资产,可以获得满意的回报率。一方面,由于保持着适当的资本管制,导致中国内地人民币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国际利率水平。正利差是吸引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动因之一;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中国股市表现并不如人意,且房地产调控措施对外国投资者购房限制很严,但包括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在内的影子银行产品表现抢眼,不但承诺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而且基本上兑现了承诺,这对外国投资者而言无疑充满着吸引力。

那么,未来几年内,人民币的国际使用能够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吗?答案并不是确定的。笔者认为,未来几年是人民币国际化将会遭遇较大挑战的时期,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可能很快消失。在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升值之后,目前中国的经常账户余额占GDP比率已经连续几年回落至3%以下,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距离均衡水平已经很近。笔者认为,16很可能成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拐点。而一旦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消失,则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及相关资产的动力可能被削弱。

其次,随着美联储逐渐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国国内利率水平将会逐渐上升,并将逐渐从长期利率传递至短期利率。除非中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能够快速推进,否则中美利差将会显著收窄,这将继续降低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及相关资产的动力;

再次,未来几年很可能是中国金融体系潜在风险显性化的时期。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总贷款的50-60%最终与地价、房价密切相关,中国企业负债占GDP比率接近150%,这意味着一旦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较大调整,或企业部门进行去杠杆化,就会导致商业银行表内或表外的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显性化自然会削弱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总之,未来几年将是一个检验人民币国际化成色的绝佳的“自然试验”。迄今为止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究竟是真实因素驱动的,还是套利因素驱动的,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未来几年内人民币国际化能否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来检验。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303篇文章 22小时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