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盘古智库宏观周报第201721期(总第58期)
 
受近期诸多国际政治经济事件的影响,五月以来,全球石油市场再度出现过山车行情。以布伦特原油为例,其价格从5月8日的46.61美元/桶攀升至5月23日的53.35美元/桶,然后进入到下跌态势,截至6月6日,原油价格滑落至48.64美元/桶(图1)。
 
总结起来,OPEC冻产协议的延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东局势的微妙变化等是近期油价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5月25日,OPEC在维也纳会议上与俄罗斯等产油国再次达成减产协议,即将此前为期半年的共同减产协议180万桶/日的计划继续延长9个月至2018年3月。然而,这一减产协议在短期内并未对近期油价带来提振,一方面市场已经提前有所预期(price in),更重要的是,原油库存并未明显下跌,且接踵而至的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沙特等国与卡塔尔断交等外部事件对冲了前期执行良好的减产协议带来的油价推力。
 
展望未来油价走势,我们仍然维持春季季报的判断(参见“供求缺口昨日花,油价震荡今又是”),即今年WTI原油价格将徘徊在45-65美元/桶的区间,短期内难以出现明显上涨,油价中枢保持在50-60美元之间。
 
减产延期对油价提升作用缓慢,OPEC内外博弈逐步加剧
 
自2016年11月减产协议达成以来,本轮OPEC减产执行情况好于以往的历次合作减产。具体来看,大部分OPEC国家在4月份的减产完成率都达到了8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超过了100%。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减产国的减产情况略差,其中最好的俄罗斯实现了91%。虽然OPEC和部分其他传统产油国实施了减产,但其原油出口量并未大幅下降(图2),因为部分石油进口国在低油价下仍加速原油存储,高企的库存对全球油价上涨起到了抑制作用(图3)。此外,近期OPEC成员国内部也出现了集体行动的不一致,比如沙特宣布减少对美国石油出口,企图削减美国的石油库存,但是伊拉克却迅速抢占美国的进口原油市场,截至6月2日的一周进口超过110万桶/天的峰值(图4)。可以看出,受争夺市场份额的动机驱动,OPEC减产国之间及其与非减产国不同方向、不同步调的博弈仍在继续,尽管减产协议延期,但未来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仍值得关注。
 
退巴协定引波动,页岩油增产平抑中期油价
 
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冲击了市场对油价的信心。坦率来讲,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并不意外,因为一贯以来特朗普对传统能源就持肯定态度。随着正式退出《巴黎协定》,可以预计,美国的能源生产将提速,页岩油的开发和生产量有望上升,这从中长期来看并不利于油价回升。目前,美国活跃钻井数字已连续21周上涨,其中石油钻井数达741口(图5),其海外原油出口也创历史新高。此外,页岩油技术也一直有新突破,生产成本不断下降。据Oil Price6月6日的报道,美国原油开发商正在采用自动化方案,结合脉冲波和热压力技术来替代传统的高水压裂岩法,测试开采美国页岩油最丰富的德州二叠纪盆地(Permian basin)。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中,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可能从约60美元快速下降2/3以上。受到页岩油商复产、扩产和技术突破的多重压力,OPEC减产协议的延长也免不了遭遇更多的对冲。或许在不远的将来,OPEC对石油市场的主动管理地位将大不如前,北美页岩油将不再是价格接受者,而可能进一步主动影响石油市场的中低位新均衡。
沙特等国断交卡塔尔,地缘局势风云莫测
 
6月5日,巴林、沙特、阿联酋、埃及、也门等中东国家分别宣布与卡塔尔断交。作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卡塔尔对国际原油市场虽无直接的影响,但全球30%的海运石油贸易都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且沙特、伊朗等OPEC主要产油国正是主要的使用者,中东局势的不稳定为原油供应的波动埋下了伏笔。此外,被排除在减产协议之外的部分OPEC成员国,比如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等近期开始增产,但是这些国家国内的政治风险依然存在,产量的波动不可避免。在未来,地缘政治局势会持续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图6),并且该影响会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具有方向上的不确定性。
 
盘古宏观团队:郑联盛、肖立晟、王宇哲、杨晓晨、周济
 
(郑联盛为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肖立晟、杨晓晨、王宇哲、周济均为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顾问:易鹏、张明、谭小芬)
话题:



0

推荐

张明

张明

1410篇文章 28秒前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Asset Managers私募股权基金经理与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