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升级情景:美国来自贸易之外的后手
文 | 张明 薛威 陈骁 魏伟
■ 引言 此文是我们“中美贸易战”系列专题的第三篇,探讨了在贸易领域之外,美国可能对中国采取什么后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些手段可能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
■ 美国擅于多维打击,贸易外后手难避免 美国擅于在投资、汇率、技术等贸易之外的领域采取多样化手段对目标对手进行多维打击。目前中美贸易战面临升级风险,同时美国在贸易领域外的外商直接投资、人才技术流动及知识...
文 | 张明 薛威 陈骁 魏伟
■ 引言 此文是我们“中美贸易战”系列专题的第三篇,探讨了在贸易领域之外,美国可能对中国采取什么后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些手段可能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
■ 美国擅于多维打击,贸易外后手难避免 美国擅于在投资、汇率、技术等贸易之外的领域采取多样化手段对目标对手进行多维打击。目前中美贸易战面临升级风险,同时美国在贸易领域外的外商直接投资、人才技术流动及知识...
管清友是我的老同学与好朋友。
我们俩曾经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博士同学。当年的研究生院仍在望京南隅,三十多亩地。博士生男女比例失衡,僧多粥少。我与清友时常蜗居在附近的小酒馆,喝两元一瓶的啤酒。大多数时候是我请他,因为我当时还在一家PE基金打工。每逢酒酣耳热之际,清友总会说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应有鸿鹄之志之类的话。
研究生院是清友开挂人生的开始。他博士毕业后先去清华大学...
文 | 张明 薛威 陈骁 此文是我们“中美贸易战”系列专题的第二篇,从美国挑起贸易战的背景出发研究了美国可能对中国哪些行业进行主动出击,探讨了中国需做好的防范举措与适当的反制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贸易战对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影响。
■ 白宫挥舞贸易战大棒,中国或为其重点对象 贸易与财政双重压力下,美国政府挥舞贸易战大棒。贸易战短期可显著压缩贸易逆差,同时国内相关产业的盈利大概率将转...
文 | 张明 杨璇 陈骁 魏伟
■ 我国国际收支变化历程 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国际收支变化可被划分为四个阶段,其中金融危机和两次汇率预期转变是主要划分节点:①2000-2007年,全球化浪潮叠加我国的人口红利的爆发促使我国经常账户与非储备资本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储备资产规模不断扩大;②2008-2013年,金融危机之后贸易活动受到负面影响,但其他经济体的量宽政策使得我国经常账户顺差走弱被非储备性金融账户顺差所弥...
文 | 张明 陈骁 薛威
■ 引言 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的贸易保护倾向明显加重,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爆发频率也显著提升。贸易战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前进的严重阻碍,贸易战升级的风险也将显著影响此轮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受到市场的密切关注。此文是我们关于中美贸易战的第一篇专题,主要就历史上发生的美国与其他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战进行梳理,以归纳出双方在贸易战中的普遍举措及其影响。
■ 国际经验:...
近期美国股市与债市面临的调整压力似乎显著上升。2018年春节之前,美国股票市场迎来一轮动荡。这轮动荡随即传递至众多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股市,中国股市也未能幸免。受通胀预期增强影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18年年初快速爬升,目前已经接近3.0%。2018年,美国股市与债市将会何去何从?相比于美国金融市场,中国金融市场的表现将会如何呢? 本文将尝试回答上述问题。主要结论是,受核心通胀率上升引发的流动性紧...
我大概是从200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的。过去10年,我在各个学校招收的各种类型的研究生已经超过50人。在和学生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有一些共同的问题与困惑。因此为了节省交流的成本,我针对几个共同的问题,为自己的学生们写下了20句话。这其中不少的话源自我自己的经验教训。仅供同学们参考。
一、在学校里面应该做什么?
1、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动态调整的分析框架。应该努力来系统地归纳总结自己学习...
摘要:中国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企业部门去杠杆及房地产市场下行将造成银行体系不良贷款飙升。考虑债务产生背景、银行经营环境以及政府债务负担等因素,当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无法重复历史老路,依靠市场力量处置不良资产是必然选择。历史上很多国家在依靠市场力量处置不良资产时,资产证券化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中国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未来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必将迎来...
近日,美元指数大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涨。在美联储加息与缩表、美国政府通过减税方案、美国经济持续在高于潜在增速的水平上运行、美国股市迭创新高、最近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明显上行的背景下,美元指数大跌很难解释为基本面因素驱动。从汇率战本身作为贸易战的有机组成部分来看,近期由交易层面因素引发的美元指数大跌,可能受到美国政府有意无意的推动;这意味着2018年年初的美元指数可能发生超调式下行,或者可以说,近期的...
近日,据某外媒报道,中国部分高层官员在对外汇储备投资评估后,建议减缓或暂停增持美国国债,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国债相较于其他资产的吸引力减弱,另一方面则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然而,外管局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评论,“该消息有可能引用了错误的信息来源,也有可能是一条假消息”。 截至2017年10月底,作为美国国债市场的最大外国投资者,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存量为11892亿美元,占到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