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留悬念 年末加息成定局

摘要
一、二、三线城市的投资逻辑存在显著差异。一线城市投资门槛高,但上涨期增幅大,下跌期回撤少,资产保值效果较好。二线城市投资门槛适中,但享受高增长的同时需忍受大幅回撤。三线城市投资门槛低,需防范近期高收益的背后的高回撤风险。在市场情绪的诱导下,投资者忽略各地房市的结构性差异,通过高杠杆盲目入市,可能会给这场盛宴埋下重大隐患。
市场观望情绪渐浓,一致预期正在形成。逐渐冷静的市场情绪和逐步实施...
自次贷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不约而同走上了持续放松流动性的道路,超级央行的不断涌向令人瞩目。多年来,全球经济在弱复苏和低通胀的大格局下,呈现出另外两个特征,一是无论从数量还是价格观察,流动性始终非常宽松;二是各类资产价格不断膨胀,发达国家的股票,债券和楼市的价格接近甚至超越了次贷危机前的水平。资产价格泡沫和流动性宽松并存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还难以预料。进入2016年下半年,人们逐渐开始担忧,超级央行释放...
程实同志是我的哥们。
在微信中,他的头像,一直是一只貌似憨厚的小黄人。
根据他自己的定位,这厮是一个职业经济学家。
且看看他的自我简介:“土博士,数据控,偏宅男,经济学深度中毒者,沪飘+京飘+港飘,头发很乱但头脑不乱的投行人士”。没有强大的内心与自信,一个人是很难这样埋汰自己的。
此人看似不务正业。我给他写书评的上一本书叫《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我正在写书评的这本书叫《寻找经济小...
自中国央行从2009年下半年起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10年至2015年上半年期间,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从2015年下半年起至今,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显著放缓,部分指标甚至出现了逆转。
中国央行主要是沿着两条路径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是推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结算;二是促进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了帮助其他国家获得额外的人民币以满足市场需求,中...
2016年年初至今,全球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比较独特的现象,也即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价格齐涨。众所周知,风险资产是与经济周期走势正相关的顺周期资产,避险资产是与经济周期走势反相关的逆周期资产。按照常理,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的运动方向应该是相反的,那为什么2016年年初至今,全球金融市场上出现了“美股与美债齐飞,黄金共原油一色”的局面呢?本文试图以黄金与原油为例,来尝试着说明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价格齐涨的缘由。
...
这几年陆续去过新加坡、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开始对东南亚的历史与文化感兴趣。今年八月去了斯里兰卡,尽管它不属于东南亚国家,但毗邻东南亚。回国之后,开始兴致勃勃地阅读去年在新加坡购买的《东南亚简史》(Milton Osborne著)一书, 收获不小。这本书的重点是过去两百年东南亚国家的通史。尽管以下笔记对一个熟悉东南亚历史的朋友来说,不值一提,但于我本人还是有不少启发的。请方家指正。
...
注:本文是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郑联盛博士在2016年7月23日笔者新书《危机、挑战与变革: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风险》读书会上,对笔者演讲的评论。郑联盛博士针对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他的发言值得阅读。
张明教授的分享,从研究框架、专业性、政策性等都进行了探讨,系统梳理了中国未来十年金融体系面临的挑战。对我更大的挑战是我昨天晚上准备了今天发言,后来发现他讲的不仅仅是他的新书,他讲的框架更大,所以我的...
一直以来预期管理都是是央行汇率政策的着力点。自2014年中旬开始,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中国短期资本外流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
在此期间,央行管理汇率预期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方式维持汇率中间价的稳定。
2015年汇改前,当上一日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逼近汇率浮动区间的下限时,央行制定的当日中间价却依然稳定在6.11的水平,甚至还略有升值。
但是,央行却难以通过干预维持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