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昆山调研印象
2021年7月中旬,我和研究团队一起赴江苏昆山调研。距离上一次去昆山,已经十年有余了。昆山古称娄县,自古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祖冲之曾经在此担任县令,这里也是归有光、顾炎武等文学家的故乡。还记得中学时期读到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结尾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禁掩卷唏嘘。 在调研之余,我们参观了位于市中心的亭林园。亭林园的得名,或许是因为顾...
日前,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本次会议公报披露了中央政府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可能动向。 在国内经济形势总体判断方面,与上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公报相比,本次公报删去了“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的提法。这说明中央认为,2021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压力要显著高于上半年。从GDP同比增速来看,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呈现出典型的前高后低特征,...
文 | 刘瑶 张明
一、疫情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最新变化 当前中国国际收支总体保持基本平衡。新冠肺炎疫情后,季度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维持着“一顺一逆”的状况,外汇储备规模变动不大,中国对外资产与负债规模小幅递增,但其中子项目表现出来的结构性变化及潜在风险仍然值得关注。 首先,疫情后中国经常账户余额迅速由负转正,但经常账户盈余迅速积累的动力恐难持续。疫情后,从去年二季度起,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显...
注:本文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1年第二季度人民币汇率报告,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节省篇幅,本文省去了有关脚注与参考文献,具体请参加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网站发布的报告全文。
摘要
■2021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V”型走势,总体上升值了1.69%。汇率变动的拐点出现在2021年5月底。这一拐点与美元指数、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及中国短期资本流动变动的拐点相契合。
■美元指数变化是本轮人民币兑美元汇...
注:本文为《哈佛商业评论》新增长学院对笔者的专访,笔者介绍了新著《五大增长极》中的部分观点。《五大增长极:双循环背景下的城市群与一体化》在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欢迎关注。文中配图摄于四川省南部县升钟湖。 北京和上海历来是人才的聚集地,但数据显示,全国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排名最高的20个城市中,二线城市表现最为出彩,长三角地区尤其杭州、宁波两市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超过8%(猎聘数据)。 ...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最近1个月显著下跌,由6月23日的1.50%下跌至7月23日的1.30%(图1)。考虑到2021年6月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速飙升至4.5%,达到了自1991年12月以来的新高,当前美国长债利率如此低迷,的确令人惊讶(图2)。1991年11月,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速也为4.5%,但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达7.4%。根据美联储估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7%。因此无论从经济增长还是通货膨胀来看,当前1.30%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确处于很...
注:本文为笔者于2021年7月16日在昆台两岸贸易人民币计价与结算座谈会上的发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感谢昆山市市委市政府、金融机构与台资企业对于我们团队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文中配图摄于昆山亭林园。
非常感谢张市长、各位领导、银行行长以及其他朋友来参加本次座谈会。两个小时的会议不仅信息量很大,而且非常专业,大家谈到的都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一些核心问题,让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问题1:进入2021年以来,一些经济体的经济修复开始明朗化,英美等尤其突出。新兴经济体则表现分化。一种意见是,全球经济的复苏在两三年内的中期内可以维持,并可能修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另一种意见则是,复苏之路只是应对疫情这一事件冲击的短暂反应,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结构碎片化,增长持续放缓之势未变。甚至有意见以为,世界经济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至今并未迎来真正复苏,新机制和新动能仍然羸弱。两位对目前的经济修...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我是一个从2009年开始跟踪观察的长期研究者。以下讲三个小问题。一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周期和新策略;二是当前中国金融发展的三个重要方向;三是如何结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周期和新策略 迄今为止,人民币国际化已经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周期,第二个周期正在展开。第一个周期大概是2009年到2017年,其中上升期是2009年到2015年上半年,下行期是2015年...
注:7月9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本次央行降准的主要目的是对冲今年下半年即将到期的MLF,新增流动性并不算多。但笔者认为,对冲即将到期的MLF有很多方式,例如实施新的MLF,因此这并非央行降准的主要用意。本文首发于腾讯财经灼见专栏,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第一,这一次降准,应该说非常符合我们团队近期的政...
——《五大增长极》书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形成一批新增长极。城乡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
重振北方经济、缓解南北失衡:千年大计的历史意义 在1127年的“靖康之变”中,北宋为金国所灭,宋朝偏安于南方。从北宋到南宋的交替,实则是北方经济相对于南方经济衰落的开始。 在此后的数百年间,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超过了黄河流域与其他北方区域。中国经济呈现出典型的“南强北弱”之格局。 我们认为,“雄安新区”之所以被称为“千年大计”,其背后实则有重振北方经济,使得中国经济...
——2021年下半年宏观展望之货币篇 受新冠疫情爆发影响,2020年中国季度GDP同比增速呈现前低后高态势。受基期因素影响,2021年中国季度GDP同比增速将会表现出前高后低之格局。2021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高达18.3%,第二季度将会下降至8-9%,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有望分别下降至6-7%以及5-6%。2021年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8.3%,2020年与2021年两年GDP平均增长5.3%,依然显著低于疫情前6%左右的经济增速。 虽然宏观经济...
逆全球化思潮加剧、外需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市场增速明显,消费增长同时贫富差距也在拉大。内挤外压之下,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必然选择。 中国国内长期存在着行政管制、各自为政的竞争发展格局,以省域为界的发展思路引发了诸多问题,各地之间发展不均衡更是引发全社会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 张明在接受FT中文网采访时表示,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将带动中国整体社会结构性变化、重组生产资源和资...
注:本文为笔者在2021年中国国际金融学会青年论坛(厦门大学)上的演讲实录,发表于《国际金融》杂志2021年第6期,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文中配图摄于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的钟书阁书店。
摘要:本文归纳了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三低两高”现象,阐述了“三低两高”彼此之间存在的自我强化机制。这种自我强化机制形成了一个很难走出的长期性停滞“陷阱”。本文提出了六种解决方案,但认为短期内世界经济摆脱长期性停...
文 | 张明 王喆 自2009年启动至今,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历了12年时间。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五至六大支付货币,以及第五大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出周期性发展历程,推进策略也经历了从旧“三位一体”到新“三位一体”的转变。本文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迄今为止取得的重要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进人...
注:有网友给我留言,说一年一度推荐书目,频率有些过低。希望我能够每半年推荐一下自己看过的书籍。以下是我今年上半年看过的书。加粗部分是我推荐的非经济金融专业书籍,下划线部分是我推荐的经济金融专业书籍。每本书后面是我个人给出的评分,仅供朋友们参考。文中配图摄于上海松江泰晤士小镇的钟书阁书店。 1、《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杨凯生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12月版。**** 2、《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
张斌是我博士阶段的亲师兄,我们都是余永定老师的学生。他比我大两岁,比我早四年进社科院世经政所。他是本硕博一路上来的,而我硕士毕业后在江湖上混了两年。他是1米86的瘦高个,而我1米80,也曾经瘦过。正因为如此,我们曾经多次被别人混淆。例如,曾经有一位业界老前辈向我们领导抱怨,说在一次会议上,我先讲话,而在老前辈讲话时,我在没打招呼的情况下提前离场,这有失礼貌。而事实上,此前我从来没有与这位老前辈一起开...
一、全球宏观金融 总体判断:全球疫情在今年年初达到拐点,主要经济体将由2019年的集体衰退转为集体复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仍在实施大规模财政货币刺激政策,全球金融市场风险情绪占主导。然而,美国通胀的快速上行可能成为加剧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的最大不确定性。 1、美国劳动力市场与通胀状况 美国季调后的失业率到2021年5月下降至5.8%(2020年4月高达14.8%),比疫情前(2020年1、2月均为3.5%)仍...